2025年8月6日,全球烟草行业减害趋势持续升温,各国监管政策与科技创新共同推动着烟草产品向更安全、更合规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烟草行业减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市场焦点,而厦门作为全国烟草电子追溯码(简称“烟草码”)试点城市之一,其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效应日益显著。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2025年烟草行业减害技术发展报告》,指出通过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产品的技术革新,行业减害目标已提前实现阶段性成果。报告特别提到,厦门的烟草码系统在产品全链条追溯、减害数据采集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记者在厦门采访时了解到,该市烟草码不仅覆盖了传统卷烟,还扩展至新型烟草产品,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看产品减害等级、生产日期及合规认证信息。
“厦门的烟草码是什么?”这一疑问在消费者群体中并不少见。据厦门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解释,该码是每支烟草产品的唯一身份标识,采用区块链技术加密,确保信息不可篡改。目前,厦门市场上部分高端电子烟品牌如“悦刻”和“雾芯科技”已全面接入该系统,消费者反馈称,扫码后显示的尼古丁含量、焦油释放量等数据让他们对产品选择更加透明化。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减害趋势正重塑烟草消费格局。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传统卷烟销量同比下降3.2%,而加热不燃烧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5%。其中,菲莫国际的IQOS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15%,其减害宣传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业内专家指出,这一趋势与全球控烟趋势并不矛盾,反而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吸烟者的健康风险。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和消费者。来自北京的陈先生表示:“我去年开始尝试IQOS,虽然价格稍贵(一盒加热卷烟约60元),但减害数据让我觉得值得。”而另一位消费者李女士则对电子烟的减害效果持保留态度:“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虽低,但长期影响未知,我更倾向于通过烟草码了解产品全貌。”
监管层面,多国政策动态引发行业关注。欧盟于2025年7月通过新规,要求所有新型烟草产品必须标注减害测试报告,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中国虽未出台类似强制规定,但国家卫健委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加强对新型烟草产品的健康风险评估。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的一位负责人透露,未来可能效仿厦门模式,将烟草码与减害数据绑定,进一步规范市场。
法律与合规领域,烟草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减害技术的专利战愈演愈烈,菲莫国际与菲利普·莫里斯的专利纠纷案近期在纽约开庭,涉及加热不燃烧技术的核心算法。另一方面,中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中新增的“减害产品分类管理”条款,预计将在年底前正式实施。法律专家分析,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可能引发行业洗牌。
业内专家点评中,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表示:“减害不是烟草行业的退路,而是转型机遇。厦门的烟草码是什么?它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行业自律的象征。”而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东亚区主任田女士则警告:“减害宣传需谨慎,避免误导消费者。”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带有减害认证的新型烟草产品好评率普遍高于传统卷烟。一位云南的烟农透露,当地不少烟农开始转产低焦油烟叶,市场反响良好,部分品种收购价已从去年的每公斤15元涨至18元。
回到厦门,记者实地探访了该市烟草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展示了如何通过手机APP扫描烟草码,系统不仅显示产品信息,还链接了国家烟草局官网的减害数据库。这种“一物一码”的模式,被业内人士视为未来烟草行业标准化管理的方向。
随着全球控烟力度加大,烟草行业减害趋势不可逆转。从厦门的烟草码到全球监管新规,从消费者选择到企业战略,减害已成为连接各方利益的纽带。而“厦门的烟草码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具象的注脚——它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责任与未来。
标签: 厦门的烟草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