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利群苏提春晓区域差异明显别具一格

范思萌 2

2025年8月2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了一轮新的动态调整,区域间的差异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烟草制品流通管控力度的背景下,不同省份的卷烟销售策略和消费者偏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记者走访多个烟草销售终端和市场观察人士发现,尽管全国烟草行业整体保持平稳,但区域性的供需矛盾和品牌竞争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在华东地区,浙江烟草市场近期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当地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浙江省卷烟销售额同比增长5.3%,其中“利群”系列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利群的苏提春晓”在杭州、宁波等核心城市的销售额环比增长超过12%。一位浙江烟草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苏提春晓的定位很精准,30元/包的价格区间正好卡在商务送礼和自吸消费的中间地带,加上包装设计融入江南文化元素,在本地市场很受欢迎。”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烟草市场则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辽宁省烟草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当地中高端卷烟销量下滑明显,而经济型产品需求有所上升。在沈阳多家烟酒店,记者注意到“红塔山”经典系列和“长白山”品牌占据显著位置。一位老烟民王先生坦言:“现在经济压力大,以前常抽的‘利群的苏提春晓’(约32元/包)现在抽不起了,改抽‘红塔山(国际)’(18元/包)。”这种消费降级现象在东北三省普遍存在。

南方市场的差异化更为显著。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披露,今年7月,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电子烟替代品销售额首次超过传统卷烟,引发行业震动。而在广西、云南等传统产烟区,地方品牌通过价格战和渠道下沉维持市场。记者在南宁烟草专卖店看到,当地品牌“真龙”推出“买一包送一包”的促销活动,主推产品定价仅为10元/包。据店内销售人员介绍:“我们这里很多农民客户就认这个价位的烟,高端烟卖不动。”

针对区域差异,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全国烟草市场已形成“东部高端化、中部品牌化、西部本土化、东北经济化”的格局。报告特别提到,尽管“利群的苏提春晓”等全国性品牌在东部地区表现强势,但在西部地区市场份额仅为8.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印证了烟草消费的区域壁垒依然坚固。

在政策层面,各地监管措施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继续严格执行控烟条例,部分商场和写字楼周边的烟草零售点被要求搬迁;而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则更注重农村市场的监管,当地烟草专卖局加大了对农村地区“一店多证”现象的整治力度。河南省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村地区假烟、走私烟问题依然严重,我们最近在乡镇开展了‘烟草市场净化专项行动’。”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采访的10位不同地区烟民对同一款产品评价迥异。来自上海的陈先生对“利群的苏提春晓”评价道:“包装设计很高级,抽起来口感细腻,30多元的价格在上海不算贵。”而来自四川的刘先生则认为:“这个烟在我们这边太贵了,本地‘娇子(宽窄如意)’(25元/包)性价比更高,香气更浓郁。”这种主观评价差异反映了烟草消费的深层文化因素。

业内专家观点也呈现多元化。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域差异是烟草市场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全国性品牌与地方品牌将长期共存。‘利群的苏提春晓’能在多个地区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产品力与区域营销策略的结合。”而北京某高校烟草研究学者王教授则认为:“未来烟草市场的区域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数字营销和物流技术的进步反而可能加剧这种分化。”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8月1日起,部分品牌在华北地区悄然调整价格。在北京烟草旗舰店,记者发现“双喜(硬经典1951)”从22元/包上调至24元/包,而“利群的苏提春晓”则维持32元/包不变。店长解释:“全国性品牌价格体系相对稳定,地方品牌根据区域承受能力灵活调整。”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已成为行业常态。

在零售终端层面,区域差异同样明显。记者走访发现,上海部分高端烟酒店已开始尝试“烟草+文创”模式,而河南农村地区的烟草零售点则仍以传统经营为主。一位来自山东的零售户表示:“我们这里很多烟酒店老板还在靠‘利群的苏提春晓’这样的全国品牌带动客流,地方品牌很难支撑起店面运营。”这种终端差异直接影响了各区域烟草市场的竞争态势。

综合来看,2025年8月,中国烟草市场的区域差异不仅体现在销售数据上,更渗透到产品策略、消费习惯、政策执行和终端运营等各个环节。在“利群的苏提春晓”等全国性品牌持续扩张的同时,地方品牌和区域特色消费需求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多元共存的格局,或许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定义中国烟草市场的复杂面貌。

标签: 利群的苏提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