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烟是哪里的烟品牌区域对标方面新闻句,独树一帜

陈思娜 7

2025年7月20日,全国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工作迎来新的里程碑。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烟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8.3%,其中卷烟销量达到1.42万亿支,创历史新高。在区域对标方面,东部沿海省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则通过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实现快速追赶。记者今日从多地烟草局及市场一线了解到,当前行业竞争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重视,也在倒逼企业加速产品升级。

在区域对标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明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重点推进了‘东部带西部、南烟助北烟’的对标帮扶机制,通过技术共享、人才交流等方式,帮助落后地区提升生产效率和品牌影响力。”他举例称,云南烟草作为传统优势产区,今年上半年税收贡献同比增长12%,其中“云烟”系列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在华东、华南市场占有率提升3个百分点。而四川、贵州等西部省份则借助特色香料烟资源,开发出多款“小众爆款”,单支售价在15元至25元区间,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记者走访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烟草专卖店时发现,高端品牌依然是市场“定海神针”。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零售商透露:“中华烟是哪里的烟品牌?很多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上海产’。确实,上海烟草集团旗下的中华、双喜等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占全国高端市场的37%,其中中华(硬)批发价稳定在85元/条,中华(软)更是突破120元/条。”但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很多年轻顾客会主动询问‘有没有低焦油或者电子烟替代品’。”

针对这一趋势,业内专家点评称,烟草行业正面临“两难抉择”。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晓刚指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到2025年将卷烟焦油含量降至1mg以下,但目前主流品牌平均仍维持在8mg左右。这迫使企业必须在满足消费者口感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他引用了《2025年中国烟草市场蓝皮书》中的数据:“如果焦油含量强制下降50%,可能导致行业利润缩水15%—2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北京某写字楼员工李先生(化名)表示:“中华烟是哪里的烟品牌?我知道是上海产,但最近试过云南产的‘玉溪(阿诗玛)’,焦油量6mg,口感也不错,现在基本不买中华了。”而一位出租车司机则反驳:“价格才是关键!中华虽然贵,但送人拿得出手,25元档次的烟总感觉‘掉价’。”这种分化也体现在市场数据上——中档烟(10-20元档)销量同比增长11%,而高档烟增速仅为3%。

在监管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于今年10月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王磊向记者强调:“我们已建立‘智慧监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2.3万家零售终端进行实时监控。上半年查处违规案件同比下降22%。”

市场行情方面,进口烟草品牌正面临关税调整压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进口的混合型卷烟数量下降35%,主要原因是新实施的“烟草进口附加税”使单支进口烟成本增加0.8元。而国产混合型品牌如“红塔山(国际)”则抓住机遇,通过调整配方和包装设计,在20-30元价位段站稳脚跟。

在创新领域,多家烟草企业已启动“烟草+科技”项目。记者了解到,湖南中烟正在测试“区块链防伪溯源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查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而浙江中烟则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智能配香机器人”,可将香料混合误差控制在0.01%以内。这些技术突破,被业内人士视为“烟草行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曲。

展望下半年,区域对标工作将更加聚焦“质量而非数量”。安徽省烟草专卖局总工程师陈志刚透露:“我们将借鉴江苏经验,对落后地区的烟叶种植基地实施‘托管升级’,预计可使单产提高15%,烟农收入增加200元/亩。”与此同时,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细则落地,传统烟草企业加速布局“减害产品”,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警告:“电子烟的长期健康影响仍是未知数,行业创新必须在合规前提下进行。”

标签: 中华烟是哪里的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