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报  50以内啥烟好抽的青少年占比高  令人担忧

洪晓萱 3

2025年7月20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改革,年龄分布结构的变化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群年龄结构正呈现“两头热、中间稳”的特点,即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吸烟率有所上升,而中年群体相对稳定。这一现象引发了监管层、行业专家及消费者的广泛讨论。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8至30岁的年轻吸烟者占比达到23%,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50岁以上的老年吸烟者占比也增至32%,而31至50岁的中年群体占比则维持在45%左右。这一数据与2023年《中国控烟进展报告》中“中年群体是吸烟主力”的结论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采访时发现,年轻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尝试薄荷味、水果味的电子烟替代品,但传统烟草中,50以内啥烟好抽仍然是他们的首要考量。”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近期“黄山(小红方)”和“红塔山(经典1956)”等低端品牌销量明显上升,其中黄山小红方(20元/包)的月销量同比增长了18%。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指出:“年轻群体吸烟率的回升与电子烟监管收紧、社交场合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2025年3月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后,部分年轻人转而回归传统烟草。”他同时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内容,今年起对未成年人购买烟草的处罚力度已提升至5000元罚款,但执行效果仍有待观察。

在老年群体方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远分析:“50岁以上的吸烟者往往存在‘戒不掉’的心理依赖,且这一年龄段消费者更看重烟草的‘性价比’。”记者在上海市普陀区烟草零售点注意到,老人群体对“红河(软88)”等价格亲民的品牌(18元/包)情有独钟。一位72岁的退休教师李大爷表示:“身体不行了,但抽惯了的牌子不能变,50以内啥烟好抽还得看老牌子。”

烟草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亚太区市场总监约翰·史密斯在7月16日的财报电话会上透露,中国市场的加热烟草产品(HTP)销量同比增长12%,但传统卷烟销量下滑5.3%。他补充道:“年龄分布变化正在重塑产品策略,我们预计到2026年,35岁以下消费者将占据加热烟草用户的三成。”

业内专家对中年群体吸烟率稳定的现状表示担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杨杰指出:“31至50岁是吸烟危害健康的‘黄金干预期’,这一群体往往处于事业家庭压力高峰,若不采取针对性干预,未来十年慢性病发病率可能激增。”他引用《2025中国慢性病报告》数据称,吸烟相关疾病治疗费用已占医保支出的8.7%。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吸烟者。28岁程序员张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写字楼禁止吸烟,但应酬时还得抽点‘利群(软红)’(28元/包)撑场面。”42岁项目经理刘女士则坦言:“孩子上高中后,我主动把‘娇子(X)’(45元/包)换成了‘红双喜(硬)’(30元/包),希望能减少吸烟量。”而65岁的周师傅认为:“年纪大了,就图个‘南京(红520)’(22元/包)抽着顺口,价格合适。”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周平透露,下半年将重点推进“烟草年龄结构监测系统”建设,计划在重点城市试点对特定年龄段消费者实施差异化营销限制。他同时强调,将于9月出台的《烟草制品广告管理办法》修订版将严格限制对25岁以下人群的广告投放。

行业分析师赵明远(化名)在7月18日发布的《中国烟草行业趋势报告》中预测:“未来三年,年龄分布变化将促使烟草企业加速产品迭代,低焦油、低尼古丁产品在35岁以下消费者中的渗透率有望突破25%。但受《关于进一步实施烟草专卖制度的通知》影响,跨省品牌并购活动预计减少30%。”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控烟组织“无烟行动”东亚区代表艾伦·卡特在给记者的邮件中指出:“中国烟草年龄结构的‘U型’变化,与全球趋势形成反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吸烟率首次降至20%以下,而中国这一数字仍高达26.6%。”他呼吁加强“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关于青少年控烟的具体实施。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广东省烟草交易中心观察到,近期低价位烟草批发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其中“白沙(软)”批发价上涨1.2元/条,而“红塔山(经典)”则保持稳定。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购买力变化有关。

标签: 50以内啥烟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