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真烟溯源”体系建设,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85%的烟草零售终端接入电子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香烟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样板。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连锁超市,记者注意到货架上“中华”、“利群”等品牌香烟均贴有防伪二维码。店长张先生介绍:“现在进货必须提供省级烟草公司的电子凭证,否则系统会自动报警。上周就有一批‘疑似走私’的万宝路被拦截,后来发现是物流环节出了问题。”他补充道,消费者对溯源码的信任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年轻人会主动要求扫码验证。
烟草行业专家李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的真烟溯源系统已实现‘一包一码’全覆盖,且加入了区块链技术防篡改。以‘黑冰’口味万宝路为例,其生产日期、批次号、运输路径都能在0.5秒内完成验证。”但他同时指出,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我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有人会问‘万宝路哪里有卖黑冰烟的’,但当我告诉他们正规渠道售价为每包85元时,很多人表示‘网上买才60多’。”
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现象。上海市烟草专卖局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某电商平台通过伪造溯源码销售假冒“黄鹤楼1916”,案值达320万元。执法人员发现,犯罪团伙利用“真迹复刻”技术,将正品烟丝替换后重新包装,溯源码则通过盗取的经销商账号生成。这种“高仿真假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近期发布的《烟草消费调研报告》显示,76.3%的烟民表示会优先选择可溯源产品,但仍有23.7%的人因价格因素购买非正规渠道香烟。其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高达41.2%。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消费者坦言:“万宝路哪里有卖黑冰烟的?我朋友圈里有人专门组织团购,价格便宜20%以上,虽然知道风险但架不住诱惑。”
从行业市场行情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4.7%,但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8%。某头部烟草企业内部人士透露:“我们正在研发‘智能锁包’技术,消费者扫码后系统会自动记录购买行为,未来可能推出会员积分计划。”不过,这种做法引发隐私保护争议。中国政法大学学者王教授指出:“《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禁止过度收集数据,烟草企业需在防伪与隐私间找到平衡点。”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新的“溯源赋码”生产线正在运行。工段长介绍:“每包烟的二维码都包含72位加密信息,能追溯至单台设备的作业时间。”但即便如此,仍有消费者对系统可靠性存疑。一位资深烟民吐槽:“我买过一包标注生产日期是昨天的烟,今天扫码显示‘已售’,这逻辑讲不通啊。”
针对市场热点,记者实地走访了广州、成都等地的烟草零售户。在成都春熙路某烟酒店,店主展示了一台新型溯源检测仪:“现在顾客买‘万宝路黑冰’都会主动扫码,我们店里的正品销量比去年同期涨了15%。”但他也反映,部分消费者仍存在认知误区:“有人以为扫码就能知道库存,还特意来问‘万宝路哪里有卖黑冰烟的’,其实系统只显示基本信息。”
从政策层面看,《2025年烟草专卖品监管条例》新增“溯源信息不实等同于制假”条款,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倍罚款。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负责人强调:“真烟溯源不是形式主义,而是法律要求。任何试图规避监管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这一表态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将溯源合规纳入绩效考核,今年计划淘汰15%不达标的零售终端。”
国际经验方面,澳大利亚的“托巴科追踪系统”被广泛借鉴。该国自2023年实施后,非法烟草比例从35%降至12%。但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指出:“我国市场体量是澳洲的50倍,单纯复制不可行。我们的优势在于‘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比如通过‘真烟溯源’带动‘减害降焦’技术创新。”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部门创新宣传方式。深圳市通过地铁屏幕投放溯源教程,市民扫码参与有奖问答。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以前觉得扫码麻烦,现在知道能防止买到假烟,以后会养成习惯。”
综合各方反馈,2025年的烟草市场呈现出“规范与乱象并存”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真烟溯源体系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和新兴销售渠道仍给监管带来挑战。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烟草行业的数字化之路,需要消费者、零售户、监管方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实现‘一包烟一个真身份’的目标。”
标签: 万宝路哪里有卖黑冰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