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区域对标热潮,各地烟草市场在监管趋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呈现出差异化竞争态势。记者走访多个省市发现,从产品结构到营销策略,烟草企业正以“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为抓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华东地区,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区域对标工作实施方案》显示,该省将重点对标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在高端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研发上寻求突破。记者注意到,南京卷烟厂近期推出的“南京九五细支”系列成为市场焦点,该系列包括“南京九五细支(硬)”和“南京九五细支(软)”两款,零售价分别为80元/条和100元/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价格区间精准卡位了中高端消费群体,与浙江“利群”系列形成直接竞争。
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采访时,烟酒店老板张先生透露:“南京九五细支有几种和价钱是顾客问得最多的,尤其是年轻白领群体,他们更看重包装设计和口味创新。”他补充道,近期南京九五细支销量环比增长15%,但消费者对“同质化严重”的抱怨也不少。烟草行业专家王教授指出:“细支烟市场竞争已进入‘微创新’时代,单纯依靠包装升级难以维持长期优势,需在原料筛选和工艺改进上做文章。”
与华东地区的精细化运营不同,西南地区烟草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四川省烟草公司发布的7月产销数据显示,该省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娇子”系列贡献了超过40%的增量。记者在成都春熙路采访时发现,当地烟草零售户普遍反映“娇子(X)”销量持续走俏,零售价维持在120元/条左右。一位姓李的消费者表示:“娇子(X)的薄荷口味很特别,但南京九五细支有几种和价钱更透明,选择空间大。”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市场监管重点任务》引发行业震动。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加强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协同监管,并首次将“区域间价格体系平衡”纳入考核指标。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陈刚告诉记者:“我们已对8家涉嫌跨区域低价倾销的零售户立案调查,罚款总额超50万元。”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有律师援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解释称:“价格战本质是扰乱市场秩序,监管部门有权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干预。”
在产品创新方面,多家烟草企业开始布局“减害”概念。记者注意到,云南红塔集团推出的“红塔山(经典1956)”减焦版在昆明市场试销,焦油量降至8mg/支,零售价45元/条。云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教授评价:“烟草减害技术仍有局限性,但消费者认知正在转变。”昆明市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刘女士提供的数据显示,该产品上市首月销量即突破200万条。
消费端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CBD区域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6人表示会根据“南京九五细支有几种和价钱”来选择购买渠道。90后白领赵先生坦言:“我更看重便利店购买便利性,宁愿多付5%的溢价。”而60后烟民王先生则坚持在烟草专卖店消费:“价格统一,假货风险低。”这种代际消费差异正促使零售业态加速分化。
市场监测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卷烟零售价格指数为102.3,较去年同期上涨1.2个百分点。其中,细支烟、短支烟等特色品类溢价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博士分析:“消费升级趋势下,烟草行业正从‘总量增长’向‘结构增长’转型,区域对标的核心在于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烟草行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贵州中烟在毕节市建设的“零碳工厂”已投入试运行,年可减少碳排放2.6万吨。贵州省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周文介绍:“未来三年,全省烟草企业将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环保技改。”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多地烟草企业开始调整能源结构。
在区域协同方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烟草专卖局近日签署《2025年跨区域执法协作备忘录》,首次明确“价格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执法频次”。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处长郑磊表示:“通过数据比对,已发现并纠正15起价格异常行为。”这一模式或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记者综合多方信息发现,2025年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已从单纯的销量比拼,转向涵盖产品创新、价格体系、监管效能、绿色转型等多维度的综合竞赛。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需求变化与政策导向的精准对接,将成为决定企业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南京九五细支有几种和价钱”这类看似简单的市场疑问,实则折射出烟草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复杂博弈。
标签: 南京九五细支有几种和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