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烟草行业价格敏感度再次成为市场焦点。随着新版烟草税调整政策逐步落地,全国多地卷烟价格出现波动,尤其是细支烟市场反应最为明显。据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10到20元价位的细支烟销量占比首次突破30%。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连锁超市,记者看到“双喜(硬经典)”(售价15元/包)和“黄山(红方印)”细支(售价18元/包)的货架前挤满了顾客。一位正在选购的年轻消费者李先生表示:“现在20元以下的细烟选择变少了,但像‘南京(佳品细支)’(19元/包)这种口感不错的还是能找到。10到20的细烟什么好抽?其实‘红双喜(细支)’(17元/包)性价比最高,就是最近价格涨了1块。”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上海市场细支烟平均零售价较5月上涨2.3%,其中10-20元价位的细支烟销量环比增长18.7%。上海市烟草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明远接受采访时指出:“细支烟市场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现象——低价位(10元以下)和高价位(30元以上)销量稳定,而中间价位受价格波动影响最大。”
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烟草零售店发现,店主黄女士正在调整货架陈列:“新来的‘黄金叶(乐途细支)’(13元/包)卖得特别快,比‘黄鹤楼(软蓝)’(12元/包)还好卖。现在问‘10到20的细烟什么好抽’的顾客特别多,我一般推荐‘红塔山(经典1956细支)’(16元/包)。”该店数据显示,本月初以来,10-20元价位细支烟的进货量占比从去年的24%上升至37%。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卷烟平均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2%,但中低价位卷烟销量同比增长6.8%。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新分析:“这反映了消费者在价格敏感度上升后的理性选择——在有限预算内寻求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烟草税调整政策的二次评估报告于6月底提交国务院,其中提到“价格敏感消费者群体对细支烟的消费行为变化需重点关注”。记者查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2024修正)》发现,其中新增条款明确要求“烟草制品零售价格调整需提前30日公示”,这被认为是监管层对价格敏感度问题的回应。
在消费者端,价格敏感度差异明显。记者采访的30位烟民中,65%表示“会因价格上涨1元减少吸烟频率”,其中25岁以下消费者这一比例高达78%。北京某高校学生陈同学说:“10到20的细烟什么好抽?‘利群(新版细支)’(14元/包)是首选,但最近涨价后,我开始考虑买‘红河(软88)’(9元/包)自己分装抽。”
烟草品牌方也在积极应对。记者注意到,多家烟草企业近期推出了“价格锚点”策略,如“玉溪(细支)”(23元/包)在包装上标注“原价28元”,而“七匹狼(通仙细支)”(25元/包)则推出“买两包送火机”活动。中国烟草学会营销分会主任赵华表示:“这种策略试图通过心理定价维持消费者认知,但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国际经验显示,价格敏感度与控烟政策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布的《2025年中国烟草控制进展报告》指出,我国烟草税上调后,低收入群体价格敏感度最高,其中细支烟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显著。报告建议“针对不同价位细支烟实施差异化税收政策”。
在行业层面,价格敏感度上升已引发连锁反应。据中烟商务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统计,6月份全国烟草批发系统退货率环比上升0.7%,其中细支烟品类占比达43%。多位批发商透露,部分10-20元价位细支烟品牌因库存积压,被迫启动“以量换价”促销计划。
随着7月1日新版《烟草广告审查标准》实施,品牌价格宣传受到更严格限制。记者发现,烟草企业转向通过“口感测试”“消费者评选”等间接方式传递价格信息。如“南京(佳品细支)”在包装上标注“2024年度细支口感测评TOP5”,而未直接提及售价19元/包。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部署了“价格秩序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明降暗升”“虚假优惠”等行为。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刘伟透露:“近期查获多起利用‘10到20的细烟什么好抽’等关键词进行价格诱导的线上营销案例,已对相关商户处以罚款。”
展望后市,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分化加剧,细支烟市场的价格敏感度还将持续提升。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悦指出:“未来可能出现‘价格分层’现象——高端细支烟维持稳定,而10-20元价位将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
标签: 10到20的细烟什么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