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百乐哪一款烟好抽引监管关注,触目惊心

孙悦琳 8

2025年7月7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全国范围内烟草市场秩序保持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非法渠道购烟、虚假宣传等问题,监管部门正加大执法力度。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及部分便利店发现,尽管“天价烟”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与价格敏感度仍较高。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国营烟草专卖店,店员表示近期“利群”和“红塔山”等中端品牌销量稳定,其中利群(新版)售价约为50元/条,红塔山(经典1956)约为35元/条。当被问及“百乐哪一款烟好抽”时,店员推荐了百乐(国际)系列,称其焦油含量较低且口感醇厚,但该品牌价格普遍在80元/条以上,部分高端款如百乐(软红)已达120元/条。这与上海市场反馈略有差异,当地烟民更偏爱百乐(硬蓝),认为其性价比更高,售价约65元/条。

记者采访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时,她指出:“当前烟草市场监管已形成‘三管齐下’模式:一是强化《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执法,如广州海关近日查获的走私香烟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二是推广电子追溯系统,上海烟草集团透露其产品二维码覆盖率已达98%;三是打击网络售烟,国家网信办通报称上半年关闭非法烟店网站320家。但专家也提醒,部分电商平台仍存在‘代购’灰色地带,消费者需警惕。”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企在华布局引发热议。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其中国区代理透露“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8%”。相反,日本烟草集团推出的“Premier”薄荷醇系列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逆势增长,北京某免税店数据显示,该品牌单日销量突破300条。业内专家分析,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新式烟草”接受度分化明显。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化。30岁的软件工程师李先生表示:“现在买烟越来越贵,但百乐哪一款烟好抽确实是个问题。我试过百乐(硬金)和百乐(软绿),价格差20块钱,但感觉差别不大。”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则抱怨:“以前能买两条红塔山,现在只能买一条,而且包装越来越小气。”相反,年轻消费者对包装设计更为看重,记者在成都街头随机采访的5名90后烟民中,有3人表示会因包装是否“有设计感”决定购买。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配套措施于本月全面落地。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部门突击检查10所学校周边200米内商铺,发现仍有2家便利店向未成年人售烟,被处以1万元罚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王丽娜强调:“烟草营销中‘复古’‘怀旧’等元素可能诱发青少年尝试,监管部门需细化广告审查标准。”

在行业创新领域,电子烟监管细则调整成为焦点。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合规电子烟企业数量减少至4200家,较去年高峰期下降45%。但“换弹式电子烟”因规避监管出现回潮,深圳市烟草局通报查获的“某品牌换弹烟弹”被认定为新型烟草制品,按卷烟标准征税,每盒征收消费税36元。

区域差异方面,云南省烟草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产销报告》,称其“云烟(软宝典)”通过“非遗工艺”宣传实现销量增长,单条售价160元。而河南、山东等传统产烟大省则更注重中低端市场,如“黄金叶(红帝豪)”通过降价促销,在郑州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8%。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也引发争议,有记者发现,部分省份烟草专卖局对省外品牌实施“限量供应”,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消费者维权案例增多。广东消费者陈女士投诉称,其在电商平台购买的“中华(硬)”出现霉变,经检测为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涉事店铺被吊销营业执照。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购买高价烟务必索要发票,可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查询真伪。”

国际比较视角下,澳大利亚新实施的“极简包装”政策引发行业震动,其烟草公司称包装成本增加30%。相比之下,中国监管更注重“功能性”,如浙江烟草推出的“扫码防伪+健康提示”系统,单包烟成本增加0.2元,但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百乐哪一款烟好抽?在监管趋严背景下,品牌方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升级而非价格战竞争。

标签: 百乐哪一款烟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