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黄鹤楼8元烟启用全新防伪溯源系统,一应俱全

王思涵 2

2025年08月06日,烟草行业防伪溯源技术再迎重大突破,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建设白皮书》显示,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95%的卷烟产品实现了全链条可追溯,其中“黄鹤楼8元烟”等平价烟种类的防伪升级尤为引人注目。据行业数据显示,通过区块链、NFC及生物识别技术结合的“三重防伪”体系,今年上半年假烟市场占有率已从去年的3.2%降至1.8%,降幅显著。

在湖北武汉举行的“2025烟草防伪技术高峰论坛”上,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李明透露,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配套细则将于下月出台,将强制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在2026年6月前完成“一物一码”升级。他特别提到:“以‘黄鹤楼8元烟’为代表的低价烟种,因其流通量大、利润空间有限,一直是假烟重灾区,此次技术升级将大幅提升其市场净化率。”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新版“黄鹤楼8元烟”外包装已全面采用“动态防伪标识+扫码验证”设计。上海静安区一家烟酒店的店主张师傅告诉记者:“现在顾客买烟时,用手机扫包装上的专属码,屏幕上会显示生产日期、物流轨迹,甚至还有防伪动画,比以前简单贴个防伪标强多了。”他补充道,近期店内“黄鹤楼8元烟”销量环比增长12%,而假烟投诉量几乎为零。

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磊在论坛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黄鹤楼8元烟”等中低端产品的假烟利润率高达400%—600%,是技术打击的重点对象。他展示了通过“DNA防伪技术”在烟丝中植入纳米级荧光标记的实验结果:“即使是最专业的造假工厂,也无法复制这种生物级别的防伪特征。”该技术已在河南、广东等地的烟厂试点,预计明年将全国推广。

然而,市场反应并非全然乐观。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者维权律师指出,目前部分防伪系统仍存在“扫码通道拥堵”问题。“我上周买的一包‘黄鹤楼8元烟’,扫码后系统显示‘验证繁忙,请稍后重试’,这种体验会降低消费者使用意愿。”他建议监管部门应同步优化技术稳定性。

在消费者群体中,对防伪技术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来自成都的烟民刘先生表示:“只要能确保买到真烟,多扫几次码无所谓。上周我在路边摊买的‘黄鹤楼8元烟’,扫码发现是假货,直接举报了。”而另一位烟民则抱怨:“现在正规渠道的‘黄鹤楼8元烟’价格涨到了9.5元/包,但假货依然有7元/包的,价差还是太大。”(注:该价格为市场实际成交价)

烟草行业市场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2%,其中“黄鹤楼8元烟”等平价烟的防伪升级成本导致出厂价上调0.5元/包,但市场净化效应已初步显现。据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统计,该省今年查获的假烟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2%,涉案金额下降31%。

业内专家对防伪技术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陈明认为:“单纯的技术升级难以根治假烟问题,还需配套‘重罚机制’——比如对购买假烟的消费者给予举报奖励,对销售假烟的零售户吊销许可证。”他引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关于生产、销售伪劣烟草制品罪的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无期徒刑,但实际判决中量刑偏轻,需加强司法联动。”

在消费者端,防伪技术的普及也催生了新的社交话题。社交媒体上,“黄鹤楼8元烟”的防伪验证过程被制作成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有用户调侃:“现在买烟像玩密室逃脱,要扫二维码、看动画、比对生产批号,比考驾照还复杂。”但多数评论仍肯定了技术升级的必要性。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假烟制造团伙已开始“反防伪”升级。江苏警方近期破获的一起案件显示,犯罪分子通过盗用真烟的防伪数据,伪造“黄鹤楼8元烟”的溯源信息。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赵华表示:“我们正在研发‘动态数据漂移’技术,确保每包烟的验证码24小时内失效,防止数据被批量复制。”

在当日的论坛闭幕式上,多位专家达成共识:烟草防伪溯源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监管与市场的协同工程。随着“黄鹤楼8元烟”等标志性产品的防伪升级持续深化,未来烟草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有望迈入新阶段。而这场技术与利益的博弈,仍将在监管的严密注视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标签: 黄鹤楼8元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