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随着“七一”建党节和暑期假期的双重叠加,烟草行业迎来了传统节日消费高峰。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市场发现,各大品牌香烟销量显著提升,其中“中华”“利群”“双喜”等高端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在朝阳区一家大型超市,收银员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买烟的顾客比平时多了三成,特别是临近傍晚,很多人会顺路带两条回家。”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12.3%,其中节日消费贡献率超过四成。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市场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禁烟令”持续收紧,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正规渠道购买,这也导致“在哪里买烟正品好”成为高频搜索词。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王警官提醒:“近期查获的假烟案件明显减少,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节日期间人流量大、监管难度高的特点销售假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依然较高。在上海静安区某烟酒店,店主周先生展示了刚到的“黄山”品牌新品:“这款‘一品黄山’零售价85元/条,比去年涨了5元,但节日期间几乎不愁卖。”相比之下,河南郑州的烟民老陈则更看重性价比:“我一般去指定零售点买‘红塔山’,50元/条的‘经典1956’够抽一周,比网上便宜不少。”
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分析:“节日消费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高端礼品烟和大众经济型烟销量齐升。这与2024年《烟草消费税调整方案》实施后,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有关。”记者注意到,多地烟草公司推出了节日促销活动,如“买三送一”“积分兑换”等,但均强调“明码标价、扫码溯源”,确保合规经营。
在合规方面,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节日期间执法力度。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布了最新一批处罚案例,某电商平台因销售无溯源码的“九五至尊”被罚款50万元。消费者陈女士分享了一段经历:“我朋友在路边摊买了两条‘软中华’,结果扫码显示是假货,后来专门去指定零售点才买到正品,真是提醒大家注意‘在哪里买烟正品好’这个问题。”
法律界人士指出,2024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了电子烟纳入监管范围,这也是今年节日市场的一个新变化。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看到,不少传统烟酒店增设了电子烟专区,但均按照规定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标识。一位电子烟消费者表示:“以前买电子烟很麻烦,现在和买真烟一样方便,但价格确实贵了不少。”
行业市场行情显示,进口品牌在节日期间表现活跃。某免税店工作人员透露:“‘万宝路’和‘骆驼’的销量环比增长40%,很多游客会一次性购买多条。”但业内人士提醒,根据海关规定,个人携带香烟超过限量将面临处罚,北京首都机场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查获超量携带香烟案件同比上升22%。
多位烟民对节日限购政策表达了不同看法。北京烟民刘先生认为:“现在很多地方实行‘实名制购买’,虽然麻烦但能防止未成年人吸烟。”而上海白领小张则抱怨:“‘双喜’限量供应,排队半小时才能买到,还不如去网上买。”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会通过“代购”渠道购买香烟,但业内专家李博士警告:“非正规渠道购买的香烟不仅可能假货,还可能因储存不当影响健康。”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多位烟民的真实反馈。来自武汉的公务员王先生表示:“我坚持在烟草公司的自营店购买,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放心。”而重庆的货车司机老赵则认为:“我们跑长途,经常在服务区买烟,只要扫码能验真伪就行。”这些声音反映出消费者在便捷性与安全性之间的权衡。
针对“在哪里买烟正品好”这一核心问题,多地烟草公司推出了“扫码验真”服务。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某烟酒店体验了该功能:消费者只需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产品信息、购买渠道和防伪验证。店主黄女士说:“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有人专门问这个功能,假烟投诉率下降了80%。”
行业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了《关于加强节日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一店一证”制度,禁止无证经营。上海市监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节日期间市场合格率达99.7%,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但消费者张女士仍建议:“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规范网络销售渠道,现在很多社交平台的小店卖烟根本没有资质。”
综合来看,2025年7月6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与合规监管并行的特点。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和监管力度加大,传统节日消费正在向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香烟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牢记“在哪里买烟正品好”这一原则,既保护自身权益,也维护市场秩序。
标签: 在哪里买烟正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