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中华好抽年轻化现象,蔚然成风。

雷梦婷 2

2025年8月9日,北京——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烟草行业年轻化现象日益凸显,尤其是“中华”等传统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渗透率持续攀升。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店及线上平台发现,烟草企业正通过包装设计、营销策略及产品创新等多维度手段,试图在合规框架内吸引年轻烟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中华”作为国内高端香烟的代表,其经典红双喜包装早已深入人心。然而,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对“什么样式的中华好抽”这一问题,答案已不再单一。某知名烟草零售商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华品牌推出的“低焦油”系列及“淡雅香型”产品,在25岁以下消费者中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3%。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品牌正在通过‘轻量化’和‘个性化’设计,重新定义高端香烟的市场定位。”

记者在北京某大型商场的烟草专柜采访时,一位20岁的年轻消费者王磊坦言:“以前觉得中华太老气,但最近新出的‘金装中华’包装更简洁,焦油量也标明了更低的数值,抽起来没那么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消费者仍坚持传统口味。一位45岁的烟民李先生则认为:“中华的经典款才是硬道理,新包装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这种分歧反映出烟草消费市场的代际差异正在加剧。

在营销层面,烟草企业也开始尝试“跨界合作”与“数字化营销”。某烟草品牌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中华新风尚#,邀请年轻KOL分享“什么样式的中华好抽”的体验,单条帖子互动量突破百万。但这一做法也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广告合规指南》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诱导性营销”均属违规,企业需严格把控宣传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烟草年轻化现象的背后,是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行业报告,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制品的崛起,正对传统香烟构成挑战。一位零售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会先尝试电子烟,再转向真烟,我们不得不调整库存结构。”

法律与合规层面,烟草行业的“年轻化”尝试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2025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进一步强化了对烟草销售的监管,要求所有烟草零售点必须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醒目标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张明表示:“我们近期查处了多起通过‘盲盒’形式售卖香烟的案例,此类行为已构成违法。”

消费者评价方面,态度呈现两极分化。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新包装中华香烟的评论区,有用户写道:“包装挺潮,但价格还是老样子,一条要450元,有点劝退。”而另一条评论则称:“这才是与时俱进,老烟民该更新观念了。”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反映了不同消费群体对“中华”品牌的情感认同差异。

业内专家对烟草年轻化现象持谨慎态度。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刘静指出:“传统烟草品牌在年轻市场发力,本质上是对存量市场的争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增量创新。从长期来看,控烟政策的持续收紧,将使此类尝试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烟草公司(JT)在2024年推出的“Ploom Tech”加热不燃烧产品,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年龄验证机制,实现了合规化的年轻化转型。相比之下,国内烟草企业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

回到“什么样式的中华好抽”这一核心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轻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体验感”而非单纯的品牌溢价。一位经常购买中华香烟的90后消费者陈女士表示:“如果包装能更环保,口味更柔和,价格再优惠一点,我愿意尝试。”这种需求的变化,或将成为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截至发稿前,记者获悉,国家烟草专卖局即将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营销行为的通知》,预计将对包装设计、促销活动等环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这表明,在年轻化趋势下,烟草行业的合规经营之路依然任重道道远。

标签: 什么样式的中华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