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10到20价位的烟监管动态方面新闻句,有条不紊

任心怡 2

2025年8月6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再迎新变化。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价格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多地烟草市场出现明显调整。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烟草专卖店及便利店发现,10到20价位的烟成为此次调整的焦点,部分品牌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市场反应不一。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价格秩序,防止低价竞销和价格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通知明确要求,各烟草制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户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卷烟,同时禁止通过虚假优惠、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烟草制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整,让烟草市场回归理性,减少不必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该负责人表示。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自新规实施以来,店内10到20价位的烟销量有所下滑,尤其是原本定价在15元左右的“红双喜”和“红塔山”等品牌,顾客咨询量明显减少。“以前很多年轻人会买这个价位的烟,现在价格调整后,有些顾客觉得不值,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或者更贵的品牌。”王女士坦言,虽然店内已严格按照新规执行价格,但短期内市场适应仍需时间。

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也观察到类似情况。店员小李透露,10到20价位的烟曾是店内畅销品类,但调整后,部分顾客转向5到10元价位的“黄山”或30元以上的“中华”。他补充道:“有些老顾客表示,新规后的价格让他们觉得‘买贵了’,尤其是那些习惯性购买低价烟的群体。”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10到20价位的烟整体库存积压风险有所增加。某烟草批发商透露,近期从厂家拿货时,该价位段的烟草订单量环比下降约15%。“厂家也在调整生产计划,但短期内市场消化能力有限。”该批发商分析,长期来看,这一价位的烟草可能会通过优化品牌结构或推出新品来重新吸引消费者。

在法律与合规层面,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律师指出,新规的出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明码标价、禁止价格欺诈的规定。“烟草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管理不仅涉及市场秩序,更关乎公共卫生政策。此次调整体现了监管层面对价格透明化的重视。”张律师强调,零售户若违反规定低价倾销或高价欺诈,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业内专家对此次调整持不同观点。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教授认为,10到20价位的烟是市场敏感区域,调整后可能加速行业洗牌。“低价烟市场空间将被压缩,而高价烟因利润较高,可能成为厂商争夺的重点。这对行业集中度提升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则表示担忧:“如果低价烟供应不足,可能催生地下交易或走私,反而增加监管难度。”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30岁的程序员小陈表示:“我平时抽10到20价位的烟,新规后价格涨了2到3元,虽然不多,但心理上觉得‘不划算了’。”而45岁的李先生则认为:“以前有些店搞活动卖9.9元一包,其实根本不够成本,现在规范了,至少价格更真实。”此外,有消费者建议,监管层应同时关注烟草广告和促销行为,避免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涨价。

在广东省广州市,记者注意到,新规对电商渠道的影响尤为明显。某电商平台烟草销售负责人透露,平台已下架所有“特价”或“秒杀”的烟草链接,并要求商家统一标价。“10到20价位的烟原本是电商主推品类,现在流量明显下降,我们正在调整营销策略。”该负责人补充道,未来可能通过会员积分或满减活动间接刺激消费,但需确保符合新规要求。

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值得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范围内,多国通过提高烟草税和规范价格来减少吸烟率。其中,英国和加拿大已实施“最低零售价”制度,与我国此次调整有相似之处。这些国家的经验显示,合理的价格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吸烟率,但需配合控烟宣传等综合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10到20价位的烟在此次调整中成为“风向标”。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价位的烟草不仅关乎零售户的生存,更直接影响控烟政策的实施效果。若价格过高,可能迫使部分烟民转向更便宜的非法渠道;若过低,则可能加剧低价竞争。如何平衡价格与市场秩序,仍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长期课题。

截至发稿时,多地烟草市场仍在适应新规。有零售户表示,短期内将通过促销合规产品、优化陈列等方式应对销量波动,而消费者则期待更透明的价格体系。烟草行业的价格战与监管博弈,或许才刚刚进入新阶段。

标签: 10到20价位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