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 香烟售价确定影响终端动销,举足轻重

史梦瑶 2

2025年8月6日,我国烟草行业终端动销市场迎来新一轮观察期。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持续,各地烟草零售终端的销售数据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和便利店发现,香烟售价确定后的市场反应与往年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在新品推广和价格执行层面,行业监管与市场需求的博弈愈发明显。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最新上市的“双喜(硬经典)”香烟售价确定为25元/包,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元。店员李女士表示:“虽然价格上调,但动销速度并未明显放缓,尤其是下午茶和晚餐时段,购买量依然稳定。”这与行业专家此前预测的“价格敏感度下降”趋势相符。中国烟草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25年1-7月,全国卷烟终端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2%,但销量降幅控制在1.5%以内,显示出市场对价格调整的适应能力增强。

烟草行业法律合规部门对当前市场动态尤为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在7月底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卷烟明码标价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香烟售价确定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形式的变相涨价或价格欺诈行为将面临处罚。上海某大型烟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每支烟的定价都要通过系统报备,价格调整需提前5个工作日申请,流程比以前严格多了。”这种规范化操作在广东市场尤为突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今年已查处12起涉嫌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案件。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不同品牌的价格策略差异明显。记者在上海静安区走访时发现,黄鹤楼(1916)香烟售价确定为58元/包,成为高端市场的标杆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透露:“我们近期调整了动销考核指标,终端库存周转率从原来的20天缩短到15天,通过更精准的供需匹配维持价格体系稳定。”相比之下,中低档香烟如红塔山(经典1956)售价确定为18元/包,其销量占比仍高达行业总量的42%,显示出价格分层策略在终端市场的重要性。

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表达了不同看法。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35岁,日均吸烟10支)表示:“香烟售价确定后,我调整了消费习惯,现在会优先选择有会员折扣的店铺。”而来自广州的黄女士(42岁,偶尔吸烟者)则认为:“价格涨了确实影响购买频率,但主要还是看产品是否有吸引力。”这种差异化反馈促使零售终端在动销策略上更加注重客户分层管理。

业内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指出:“当前终端动销的核心矛盾在于价格刚性与消费弹性的平衡。2025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当香烟售价确定后,消费者行为模式正从‘价格主导’向‘价值主导’转变。”他引用一组数据佐证:全国烟草交易中心数据显示,7月份高端卷烟交易量同比增长8.7%,而低档卷烟交易量同比下降3.1%,这种结构性变化对终端动销策略提出了新要求。

在监管报道层面,记者注意到多地烟草专卖局近期加强了对终端动销数据的监测频率。浙江省烟草专卖局8月1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终端动销监测报告》显示,该省卷烟终端库存周转天数同比缩短2.3天,动销率提升1.8个百分点。当地一位市场监管人员表示:“现在系统每天会推送价格异常预警,香烟售价确定后的执行情况可追溯性大大提高。”

真实报道引用方面,据《烟草财经报》7月29日报道,全国烟草总公司近日召开视频会议,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加强对终端动销的动态监测,特别关注价格执行情况。会议强调:“香烟售价确定后必须做到‘四个一致’:系统价、标价签、收款金额、发票金额完全一致。”这一要求在山东市场得到迅速落实,当地烟草公司已将价格合规性纳入终端考核的30%权重。

消费者行为分析显示,价格调整后的市场适应期通常为2-3周。记者在上海一家24小时便利店蹲点观察发现,香烟售价确定后的第一周,同款产品销量下降约15%,但第二周即回升至调整前的90%水平。店长分析:“价格公布后,消费者需要时间消化信息,但长期依赖型烟民最终还是会回来。”这种规律性变化为零售终端的库存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烟草相关法律合规方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终端动销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在采访中表示:“现在香烟售价确定不仅要符合价格法,还要满足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重法律要求,特别是在促销活动中的价格表述必须精准。”这种多维度合规压力促使零售终端更加注重专业培训。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评价环节,记者在社交平台收集到大量反馈。一位网友留言:“香烟售价确定后,我开始尝试电子烟替代,虽然口感不同,但长期来看可能更经济。”而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只要香烟售价确定合理透明,我们接受价格调整,关键是不要突然涨价。”这种多元化反馈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号。

行业市场行情的另一个特点是区域性差异明显。记者在云南市场发现,当地特色品牌“云烟(软宝象)”售价确定为32元/包,其终端动销表现优于全国性品牌。云南烟草公司人士解释:“我们结合地方消费习惯,在香烟售价确定时考虑了文化认同因素。”这种区域化策略在终端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地市场动销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95%以上。

记者采访中,多位零售终端经营者分享了应对价格调整的经验。深圳某连锁烟酒店负责人表示:“香烟售价确定后,我们会同步推出会员积分兑换、整条购买优惠等配套措施,缓冲价格敏感度。”这种精细化运营思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烟草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施此类措施的终端店铺动销指数平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最后,香烟售价确定后的市场监测体系日益完善。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开发的“终端动销智能监测平台”已覆盖全国98%的零售终端,能够实时追踪价格执行情况。一位系统开发者向记者演示:“当某店铺香烟售价确定后出现偏差,系统会在15分钟内触发预警,比去年同期效率提升60%。”这种技术赋能正在重塑烟草行业的终端动销生态。

标签: 香烟 售价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