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烟草局 香烟外送服务成热门礼品选择 供不应求

瞿思瑶 1

2025年8月2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监管与合规建设,礼品属性的香烟销售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及线上平台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及“规范礼品香烟销售”等要求,但部分商家仍通过“香烟外送”等隐蔽方式,试图规避监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中国烟草市场行情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高档礼品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2.3%,其中“中华”“黄鹤楼”等品牌礼盒装香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礼品香烟的消费群体以商务人士、公职人员为主,价格区间多在200元至800元之间,如中华(硬)礼盒装售价约580元,黄鹤楼(天叶)礼盒装则高达1200元。”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电商平台虽已下架明显标注“礼品装”的香烟产品,但通过搜索“香烟外送”等关键词,仍能找到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一位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我通过一个社交群组下单了10条‘利群’香烟,商家直接送到公司楼下,包装上没有任何礼品字样,但价格比专卖店便宜20%。”这种“暗箱操作”的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灰色销售链”。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销售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不得在包装或宣传中突出礼品属性。然而,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店员在推荐“双喜(硬经典)礼盒装”(售价约150元)时,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包装成礼品样式,加收10元服务费”。该店员解释称:“很多老顾客买来送礼,不写‘礼品’但包装得像样,生意才好做。”

烟草法律专家王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均需严格监管。若商家明知消费者购买目的是送礼,仍提供特殊包装或优惠,可能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他建议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张女士表示:“以前过节给长辈买烟,包装要大气才显得有面子,现在很多品牌干脆取消了礼盒设计,有点不方便。”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认为:“香烟就是消费品,不应有礼品属性,减少包装浪费反而更环保。”这种分歧反映了礼品香烟消费观念的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香烟外送”服务在二三线城市的普及,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山东省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近期我们查处了两起通过外卖平台销售电子烟的案例,虽然不是传统香烟,但暴露了监管盲区。下一步可能需要联合交通、网络监管部门,对物流环节加强审核。”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的合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20年就规定,任何烟草制品的在线销售必须通过“年龄验证系统”,且禁止使用“礼品卡”等支付方式。欧盟则要求香烟外包装必须标注“无礼品包装”字样,以减少诱导性消费。

在行业自律方面,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部分品牌已主动调整产品策略。记者发现,中烟云南公司推出的“云烟(大重九)2025版”取消了传统礼盒设计,改为简约牛皮纸包装,价格从原先的900元降至750元。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反馈更看重产品品质而非包装形式,这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消费理念。”

针对“香烟外送”这一现象,记者尝试联系多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多数以“业务繁忙”为由拒绝采访。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服务通常由个体工商户操作,利用烟草专卖店会员卡代购,再通过同城配送完成交易,单次利润约15%。”这种模式虽然规避了直接销售风险,但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的问题。

截至发稿前,记者收到来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消息称,近期将开展“2025年夏季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通过“香烟外送”等新型渠道的违规销售行为。一位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强调:“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只要涉及无证经营、规避监管,都将依法查处。”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礼品选择。在杭州一家礼品店内,茶叶、高端文具等传统礼品销量上涨,店长表示:“现在买烟送礼的人少了,大家更愿意送实用且合规的礼物。”这一趋势或将对礼品香烟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标签: 香烟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