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口感醇厚回味悠长余音绕梁

程思萱 1

2025年8月2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一款名为“金棕醇香”的新品香烟引发热议。据商家介绍,这款香烟主打“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采用特殊工艺,口感更为醇厚,上市仅一周便成为热销产品。

“金棕醇香”的推出,并非偶然。近年来,烟草行业在口味创新上不断发力,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低焦油、细支烟等新品类贡献显著。而“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这一设计,正是迎合了消费者对“小众化、个性化”的需求。

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这款“金棕醇香”的定价为每包65元,属于中高端产品线。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款烟的烟丝经过特殊处理,吸味更柔和,很多老烟民都反馈说‘比以前的好抽’。”她补充道,由于供不应求,目前该店已出现断货情况,正在紧急调货。

不过,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对这款新品持欢迎态度。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处烟酒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顾客表示:“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看起来挺特别,但价格偏高,65一包,还不如买传统品牌的细支烟。”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市场上类似“金棕醇香”的产品不少,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而非外观。

烟草行业的创新,始终伴随着监管的审视。根据2025年1月实施的《烟草制品质量管理条例》,所有新品上市前必须通过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严格检测。据中心负责人透露,“金棕醇香”的焦油含量为8mg/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符合“减害降焦”的监管要求。

在广州市,记者采访了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明。他认为:“‘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这类产品,代表了烟草企业向高端化、细分化转型的趋势。但长期来看,烟草行业仍需在健康与消费之间找到平衡点。”李明还提到,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崛起,传统烟草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烟草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在社交媒体上,关于“金棕醇香”的讨论热度颇高。一位网友留言:“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抽起来确实有点不一样,但健康问题才是关键。”另一则评论则调侃道:“65一包,不如买两瓶好酒。”这些声音反映了消费者对烟草消费的多元态度。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的通知》,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变相宣传。这意味着,即使“金棕醇香”这类产品在口味和外观上有所创新,其营销活动仍需严格遵守法规。一位业内专家指出:“烟草企业的创新,不能以牺牲合规为代价。”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部分消费者对“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存在误解。有烟民认为,这种设计可能意味着烟丝品质更高,但实际上,棕色烟丝更多是为了视觉效果。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张华解释道:“烟丝颜色与品质无直接关联,关键在于烟叶的来源和处理工艺。”

在北京市海淀区,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第一位张先生表示:“65元的价格有点高,但‘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确实有新鲜感。”第二位李女士则直言:“我更关注健康,不太会尝试这类新品。”第三位王先生则认为:“只要符合法规,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随着“金棕醇香”在市场上的持续发酵,烟草行业未来的走向备受关注。据市场行情报道,2025年二季度,全国细支烟销量同比增长12%,其中棕色系产品占比提升明显。这一趋势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消费者对“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位90后烟民说:“这种设计挺酷的,适合拍照打卡。”这不禁让人思考,烟草企业是否在利用“颜值经济”吸引年轻群体?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赵强表示:“烟草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避免诱导青少年吸烟。”

在广州市天河区,记者发现“金棕醇香”的包装上明确标注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并附带二维码,消费者可扫描查看产品详细信息。这种透明化的做法,被认为是烟草企业合规经营的表现。

回到北京市,记者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看到,店员正在向顾客推荐“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他表示:“这款烟是最近的热门产品,很多顾客都会问。”当被问及是否担心销量受政策影响时,店员坦言:“目前一切正常,我们只销售合规产品。”

在结束一天的采访时,记者发现,“金棕醇香”的争议仍在继续。有人认为这是烟草行业的一次成功创新,有人则担忧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无论如何,烟草市场的动态,始终牵动着消费者、企业和监管者的神经。而“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或许只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标签: 烟身全是棕色的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