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全国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建设迎来重要进展。记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随着新版“天网”溯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烟草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新版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每一包香烟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可追溯。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5%的烟草企业完成系统对接,预计到年底,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5%以上。
在杭州召开的“2025烟草防伪技术高峰论坛”上,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明远表示:“新版系统最大的突破在于将‘一物一码’升级为‘一物多码’多维验证体系,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同步验证产品真伪、查看生产日期、了解物流轨迹等12项关键信息。”他透露,为防止技术滥用,系统还设置了严格的权限分级机制,各级经销商和零售商只能访问与其业务相关的数据模块。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新版溯源系统的推广已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连锁烟酒店,店主王建国向记者展示了店内新安装的溯源查询终端。“现在顾客买烟前都会主动扫码验证,我们每天要处理近千次查询,系统自动记录的日志还能作为税务凭证。”他坦言,自系统上线后,店内假冒伪劣产品的投诉率下降了约70%。
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问题,记者调查发现,防伪技术的升级并未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店员李女士表示:“以‘硬荷花香烟整条价格多少’为例,现在市场价为580元/条,与防伪系统升级前持平。国家烟草局明确要求,企业不得以技术升级为由变相涨价。”据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统计,今年上半年,通过溯源系统发现的涉烟违法案件同比上升23%,但产品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然而,技术升级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广东某烟厂,记者了解到,部分传统生产线改造面临成本压力。该厂设备主管陈工表示:“单条生产线升级费用约在80万至120万元之间,这对中小型烟草企业是笔不小的开支。”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产业司副司长刘强表示,将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完成系统改造的企业给予最高30%的补贴。
在消费者端,防伪技术的体验仍有待提升。记者采访的5位烟民中,有3位表示“操作步骤太多,不如以前方便”。来自广州的公务员周先生吐槽:“有时候扫码要等十几秒才能显示完整信息,高峰期网络还经常卡顿。”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烟草产品防伪体验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查询便捷性”的满意度仅为68分(满分100分)。
法律合规层面,新版《烟草专卖品追溯管理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首次将“未按规定使用溯源系统”列为违法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北京市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律师指出:“这一规定填补了技术监管的法律空白,但执法过程中需注意平衡监管与市场发展的关系。”他建议建立“容错机制”,允许企业在合理期限内完成合规整改。
行业专家对防伪溯源的未来发展提出不同见解。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健认为:“应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烟盒纹理、印刷油墨等特征进行‘指纹’比对。”而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刘洋则主张:“重点在于数据共享,应推动与公安、海关等部门的跨部门协作。”
在云南昆明烟草交易会上,记者注意到,多家设备商展示了最新的防伪技术。深圳智链科技的展台前,工作人员演示了基于量子加密的溯源方案,据称可防破解时间延长至10年以上。但该方案的单条生产线改造费用高达300万元,目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防伪溯源系统的普及已改变部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在成都市武侯区某便利店,店员张女士说:“现在很多顾客会特意要求买有‘天网’标识的香烟,特别是‘硬荷花香烟整条价格多少’这类中高端产品,溯源码成了品质的‘护身符’。”
针对行业关注的国际标准对接问题,国家烟草局国际合作司透露,正在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协商制定烟草产品追溯国际标准,预计2026年完成草案。这意味着中国烟草防伪技术有望成为全球行业标杆。
在武汉烟草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新设备进行调试。质检部经理黄女士介绍:“现在每包香烟出厂前,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42项参数的唯一识别码,任何一项异常都会触发预警。”这种高精度追溯能力,使该集团上半年出口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随着“天网”系统的全面铺开,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正从“技术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未来5年,应重点研究区块链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烟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一观点在行业内部引发广泛共鸣,预示着烟草监管将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标签: 硬荷花香烟整条价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