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十五元左右的烟将纳入政策调整范围,势在必行。

阮梦洁 7

2025年7月30日,北京——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今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整体平稳,但政策导向下的结构性调整明显,特别是“控烟力度加大、税收调整、渠道规范”三大方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获悉,2025年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配套细则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执行。其中,关于“十五元以下的卷烟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的规定,成为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之一。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卷烟市场向中高端化转型,预计到年底,十五元以下的卷烟市场份额将降至历史低位。

在政策解读环节,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李明指出:“十五元左右的烟,在2024年还占据着约23%的市场份额,但根据最新数据,这一比例已下降至18%,预计到2026年将彻底消失。”李明同时强调,这一调整并非简单的价格淘汰,而是为了“优化消费结构,减少青少年吸烟率”。他透露,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0家大型零售终端开始逐步淘汰低价位卷烟产品,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符合健康标准的“低焦油、低危害”中高端产品。

记者走访北京西单商圈多家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十五元左右的烟确实已成为“稀缺品”。一家连锁烟酒店的老板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红塔山经典1956’和‘黄山(红方印)’这些十五元左右的烟,每天能卖上百条,现在一个月卖不了一条。”她补充说,不少老顾客开始转向购买二十元以上的产品,如“双喜(硬经典)”(售价25元/包)和“南京(红益友)”(售价22元/包)。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来自河北的赵先生(化名)表示:“十五元左右的烟确实少了,但我现在抽的‘黄金叶(豫烟新语)’(售价18元/包)也不错,虽然贵了点,但至少买得到。”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小李则直言:“现在年轻人抽便宜烟的越来越少了,大家更关注健康和品牌形象。”不过,也有消费者对价格调整表示担忧。山东济南的陈女士(化名)抱怨:“以前买包‘红河(软)’(售价12元/包)还能凑合,现在价格都涨到十五元以上,负担确实重了。”

市场行情方面,多家烟草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上涨3.2%,其中二十元以上的产品销量增长12.7%,而十五元以下产品销量下滑8.5%。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张华认为:“这一趋势符合国家‘控烟+增收’的双重目标,但短期内可能对部分低收入群体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烟草税收政策也迎来新变化。国家税务总局烟草税收司司长刘强今日透露,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消费税入库额同比增长5.8%,达到历史新高。他解释说,这主要得益于“提高高端产品税率、降低中端产品税率”的差异化调整策略。记者注意到,这一政策与2024年“提高低端产品价格、压缩低端市场”的思路一脉相承。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峰发布最新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2万起,同比上升15%;电子烟监管进一步收紧,全国范围内已关闭非法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超8000个。赵峰强调:“未来监管重点将转向‘线上渠道规范’和‘跨境烟草走私’两大领域。”

针对此次政策调整,多位法律界人士发表了专业意见。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陈律师表示:“《烟草专卖法》修订后的配套细则,使‘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规定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在价格门槛上形成了有效屏障。”但他同时提醒:“低价烟的消失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替代品,如电子烟或手工卷烟,需警惕监管空白。”

在行业应对方面,记者了解到,各大烟草企业已开始调整产品策略。湖南中烟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研发更多“十五至二十元”区间的产品,以填补市场空白。而云南中烟则计划扩大“云烟(软珍品)”等中高端产品的产能,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调整也引发了关于“烟草公益金使用”的讨论。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公益金收入同比增长7.3%,主要用于健康促进项目。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老师表示:“十五元以下卷烟的退出,不仅减少了吸烟人口,也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了资金支持。”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的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通过价格杠杆优化市场结构,在满足合法消费需求的同时,持续强化控烟成效。然而,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与实现公共卫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仍将是未来政策制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十五元左右的烟”这一标志性的市场区间,也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逐渐成为历史记忆。

标签: 十五元左右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