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再引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市场秩序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全国卷烟市场总体平稳,但部分区域低价位卷烟销售异常,特别是七元价位段的“红河”品牌,其市场表现与监管预期存在偏差。据记者调查,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品种成为市场热议焦点,而这一现象已引发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七元价位的红河烟主要包括红河软、红河硬以及红河99等经典单品。其中,红河软在部分地区的零售价稳定在7.5元/包,而红河硬则因地区差异,价格浮动在6.8元至7.2元之间。一位长期经营烟草零售的店主透露:“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但价格敏感型烟民会主动询问。近期,我们店里的红河软销量明显上升,但进货渠道却有些‘不对劲’。”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七元价位卷烟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2%,其中红河品牌贡献了超过40%的增量。这一数据与《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严格限制低价位卷烟流通”的条款形成对比。业内专家指出,低价卷烟的异常增长可能涉及三种情况:一是合规产品通过促销手段刺激销售;二是非正规渠道产品流入市场;三是烟草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规避监管。
记者采访了三位消费者,他们的评价颇具代表性。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王先生表示:“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我只知道红河99,但最近同事告诉我,现在还有更便宜的‘红河A’,但我没见过正规店里有卖。”在杭州做生意的张女士则直言:“价格越低越不敢买,担心是假烟。我宁愿多花两块钱买十元的红河,至少安心。”而长期吸食红河品牌的李先生则认为:“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不重要,关键是能买到真货。”
烟草法律与合规领域的专家对此发表看法。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分析:“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销售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卷烟。如果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品种在正规渠道无法查询到,很可能是违法产品。此外,烟草企业若刻意压低价格,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规定。”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报道也提供了侧面印证。《2025年中国烟草市场蓝皮书》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平均零售价同比上涨0.8%,但低价位卷烟(10元以下)占比却逆势增长至18.6%。这一反常现象被多家研究机构归因于“价格下沉”策略——部分企业试图通过低价产品抢占下沉市场,同时规避高价位卷烟的消费税压力。
记者进一步采访了红河品牌的生产企业——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回应称:“我们严格遵守国家定价政策,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全部是经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批的合法产品。近期市场出现的异常情况,我们正在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不排除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走私烟冒充。”该负责人还透露,集团已启动“红河品牌市场净化专项行动”,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对低价位红河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全面排查。
与此同时,多地烟草专卖局已采取行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7月29日发布通报,在近期的一次跨区域联合执法中,查获一批标称“红河”的假冒卷烟,涉案金额达286万元。执法人员发现,这些假烟不仅包装与真品高度相似,甚至连条形码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对低价卷烟监管提出建议。中国烟草学会理事黄教授强调:“监管部门应建立更精细化的价格监测体系,对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等低价产品实行‘一包一码’追踪制度。”而国家发改委某研究中心的赵研究员则建议:“除了打击假烟,还应调整税收政策,适当提高低价位卷烟的消费税,从源头上压缩非正规渠道的生存空间。”
回到市场层面,记者发现消费者对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的关注度正在降温。在成都某超市,一位正在选购的顾客表示:“前几天还纠结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现在看到新闻报道后,直接选了12元的‘红河V8’,感觉更安全。”这一现象似乎印证了专家的观点: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和消费者意识提升,低价卷烟的市场乱象有望得到遏制。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尚未就“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这一具体问题发布专项回应,但其在7月30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下半年将重点开展“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低价位卷烟流通秩序。对于这一表态,市场各方正拭目以待。
标签: 七元的红河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