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终端动销数据更新,各地烟草零售终端反馈显示,夏季高温天气对卷烟销售产生显著影响,部分品牌动销率出现波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结合行业数据及专家分析,对当前市场动态进行综合报道。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卷烟市场监测报告》显示,7月份全国卷烟市场整体动销指数较6月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二线城市终端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12天,创下近五个月新高。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与夏季消费习惯变化及控烟政策持续加码密切相关。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连锁烟酒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两天进店询问‘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的顾客明显增多,但整体销量还是比旺季时少了近两成。”
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的通知》自7月15日起全面实施,新规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安装电子追溯系统,对单笔超过300元的卷烟交易进行实名登记。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李明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市已有92%的终端完成设备升级,但仍有部分个体户存在数据上传延迟问题,我们正在加派力量进行督导。”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发现不同价位段卷烟表现差异明显。在20-30元价格带,利群(新版)以单包59元的价格保持热销,某大型批发市场商户透露:“上周进了500条,不到三天就卖完了。”而10元以下价格带,四川中烟的“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虽然销量保持稳定,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中国卷烟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分析:“低价烟销量虽稳,但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实际毛利已下降15%左右。”
消费者行为变化成为本月报道焦点。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的15位烟民中,有8位表示最近减少了吸烟频率。36岁的软件工程师刘先生坦言:“现在地铁里多了很多隐蔽摄像头,而且办公室新来的年轻人对二手烟特别敏感,所以尽量少抽。”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替代品市场并未出现预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电子烟销售额环比下降2.7%,这与多地出台的电子烟新规密切相关。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教授在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烟草经济与控烟评估报告》中指出:“当前动销放缓是政策红利释放的正常反应,预计到年底,全国吸烟率有望降至20%以下。”而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博士则持不同看法:“零售终端数字化改造后,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点,预计明年高端卷烟市场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
在地方市场动态方面,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川烟市场半年报告》显示,本地品牌“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在省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5%以上,但外省销售渠道受阻。成都某品牌代理商周经理抱怨:“以前能卖到西藏的货现在被卡得很死,一个集装箱要等三个月才能发货。”
国际市场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中国烟草出口量同比去年下降8.3%,但出口单价上涨12.6%。某大型烟草进出口公司业务总监透露:“我们正将更多资源投向东南亚市场,目前越南的‘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已调价至当地货币30000盾/包(约合人民币15元),销量相当可观。”
合规风险成为本月零售户热议话题。广州市烟草专卖局近期查处的10起案件显示,未安装合规追溯系统的商户面临5000-20000元罚款。广东烟草商会秘书长陈女士特别提醒:“很多店主不知道,现在连微信收款码交易超过200元也需要记录,这个规定从7月1号就开始实施了。”
在消费者评价环节,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关于烟草包装设计的讨论增多。一位淘宝店主分享:“最近很多顾客要求购买旧版软包‘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他们说新版的防伪标识太复杂,不好找。”而知乎平台上关于“为什么现在烟盒都做成这样”的热帖已有近千条回复,其中不乏对《烟草包装标签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版执行细节的质疑。
综合全天市场监测数据,7月30日全国卷烟终端动销呈现“高端趋稳、中端波动、低端稳定”的特点。记者在结束采访时注意到,北京市西城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门口,仍有顾客在排队购买刚到货的“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这与店内冷饮区的火爆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烟草消费在夏季的特殊性。
标签: 娇子10元最便宜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