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政策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需明确标准,防微杜渐

熊思颖 8

2025年7月30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再次掀起一轮针对烟草制品的专项检查行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本季度全国范围内共查处各类违规销售烟草案件327起,其中涉及无证经营、价格违规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占比超过65%。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市场发现,尽管“控烟”政策深入人心,但部分零售终端仍存在打“擦边球”现象。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商超内,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卷烟价格时,店员在确认记者年龄后,略显迟疑地报出“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的询问。最终,该店员表示“爽口佳”品牌香烟价格为每包人民币26元,并补充说明这是“活动价”,但未提供任何促销凭证。这一行为立即引起现场监管人员的注意。据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任何零售终端不得以“活动价”“特价”等名义变相低于规定价格销售烟草制品,否则将面临最高5万元的罚款。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市场监管报告》显示,上海全市共抽查零售点1,204家,发现违规案例78起,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店主对“电子烟与烟草制品的界限模糊”。一位被采访的店主坦言:“现在政策太严,我们都不敢卖电子烟了,但有些‘新式烟草’产品包装上不写‘烟草’,我们也不知道算不算违规。”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法律顾问李明指出,根据2024年修订的《上海市控制吸烟条例》,任何含尼古丁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均需纳入监管,零售商必须具备相应许可证,否则等同于无证经营。

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烟草市场采访时,多位消费者对当前烟草价格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位30多岁的烟民陈先生表示:“现在‘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都成了大家私下讨论的话题,因为价格确实涨了不少。以前20多块能买到的好烟现在基本没有了,现在便宜的都要25元以上。”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虽然价格高了,但至少市场上假烟少了。我上周在老家买过一包10元的‘中华’,结果抽起来味儿不对,一查居然是假烟。”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测科科长王伟补充道,根据近期数据,广州市假烟查处率同比下降了22%,这与全国“一物一码”追溯系统的全面推广密不可分。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今日接受采访时分析:“2025年的烟草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头部品牌如‘中华’‘利群’等通过提价维持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中小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开始尝试‘跨界联名’等营销手段。”他举例称,近期有品牌与知名茶企推出联名款香烟,试图通过包装创新吸引年轻消费者,但这一做法已引发监管层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任何形式的“跨界营销”若涉及向未成年人传播烟草文化,将依法从严处理。

在价格方面,记者查阅了多家合规零售终端的价目表发现,当前市场上主流卷烟价格普遍上涨。例如,“红塔山”经典系列从2024年的每包18元涨至22元,“白沙”硬盒也从15元升至18元。而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问题,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北京地区售价26元,上海为25元,广州则为27元。业内人士透露,价格差异主要源于各地税收政策和物流成本的不同。

针对近期出现的“烟草包装电子化”趋势,记者在南京街头看到,部分便利店开始试点使用可更换标签的智能烟盒。店员解释称:“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新潮包装’的需求,又能确保监管系统能追踪到每一包烟的流向。”但这一做法是否合规,目前仍存在争议。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表示,将组织专家团队对“智能烟盒”进行合规性评估,预计本月底发布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合规培训成为零售商的“必修课”。记者在参加一场由当地烟草局组织的培训会上获悉,今年新增的《烟草零售终端合规操作手册》要求店主必须掌握“三问三核对”技巧:询问顾客年龄、核对身份证件、核对购买数量。一位参加培训的店主感慨:“以前觉得卖烟很简单,现在才知道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不同立场。微博用户“老烟枪”留言:“现在‘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都要问好几家,价格不透明得很。”而知乎用户“戒烟365天”则表示:“价格涨了,抽得少了,反而对身体好。”这种观点上的分歧,折射出烟草监管在“控烟”与“市场”之间的平衡难题。

综合来看,2025年7月30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监管趋严、价格波动、消费分化的复杂局面。从北京到广州,从线下零售到包装创新,烟草行业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在牵动着政策制定者、零售商和消费者的神经。而这场由监管主导的变革,其最终走向仍有待时间检验。

标签: 爽口佳多少钱一包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