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快报:快报 消费画像:5元爱你烟受年轻人追捧,炙手可热

顾晓芸 9

2025年7月27日,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店发现,尽管烟草行业整体调控政策趋严,但消费者对“5元爱你烟”等低价位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市场呈现“量减价稳”的微妙态势。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销量同比下滑3.2%,但中低价位香烟(10元以下)市场份额逆势上涨7.6%,其中“5元爱你烟”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亲民价格,成为消费者口中的“夏日标配”。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最近一个月,‘5元爱你烟’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成。很多年轻消费者图方便,路过顺手买一包,价格低廉还能满足口瘾。”记者注意到,该店“5元爱你烟”的售价为5.5元/包,与去年持平,但促销力度明显加大,如“买三送一”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这与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初发布的《烟草消费市场监管指南》中“严控低价烟过度营销”的条款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基层市场执行层面的弹性。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李科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元档位香烟虽未列入‘双控’(控量、控价)重点监管范围,但各地已开始试点‘价格追溯’制度,要求零售商提供进货凭证。比如广东某市今年查获的‘5元爱你烟’走私案,涉案金额超200万元,可见低价烟市场仍有灰色空间。”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2025年1-6月,全国共查处无证经营烟草案件1.2万起,其中涉及低价烟的案件占比达38%,反映出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的监管难点。

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分析指出:“‘5元爱你烟’现象折射出消费分层趋势。一方面,经济压力下部分消费者转向低价产品;另一方面,品牌方通过包装升级(如今年新推出的‘夏日冰爽’限量版)维持产品竞争力。从法律角度看,《2024年烟草制品包装标识新规》要求所有烟盒必须标注‘吸烟危害健康’的动态警示图,‘5元爱你烟’也未能例外,这对其传统低价形象造成一定冲击。”

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厂区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消费者。35岁的物流司机老陈表示:“一天一包‘5元爱你烟’,一个月省下至少150元,够给孩子买两本课外书。”28岁的外卖员小李则吐槽:“包装太土,但价格实在,有时候加班到凌晨,只能靠这缓解疲劳。”而刚戒烟半年的白领小周则坦言:“‘5元爱你烟’的焦油含量(国标≤11mg)比高价烟低,但口感刺激,很难戒掉。”这些真实反馈显示,低价烟消费群体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和心理依赖。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查阅《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经济运行报告》发现,尽管“5元爱你烟”等低端产品销量回升,但高端市场(50元以上)增速更快,特别是电子烟替代品“加热不燃烧”产品,其市场份额已突破15%。某烟草集团市场总监透露:“公司今年计划缩减10元以下产品线,将资源向‘20元中档’和‘50元高端’倾斜,‘5元爱你烟’可能在今年底完成品牌迭代。”这一战略调整与全球控烟趋势形成呼应,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烟草税平均上调12.5%,促使更多国家出现类似“5元爱你烟”的替代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部分零售商开始将“5元爱你烟”与生活必需品捆绑销售。比如某社区超市推出“买矿泉水送烟”活动,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赵志强强调:“这种变相促销违反《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我们已对相关商户立案调查。消费者要明白,任何形式的低价诱惑都可能隐藏安全风险。”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流通的“5元爱你烟”存在包装印刷粗糙、防伪标识模糊等问题,部分批次被检出添加剂超标。

关于“5元爱你烟”的未来走向,业内观点分歧明显。悲观者认为随着“电子烟国家标准”全面实施,传统低价烟将加速被替代;乐观者则指出,中国有3.5亿烟民,其中近60%属于低收入群体,低价烟仍有市场基础。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某表示:“关键在于落实‘价格与税收联动机制’,比如每包征收0.5元健康附加税,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逐步提高吸烟成本。”

在云南某烟叶种植基地,记者看到“5元爱你烟”的主要原料——云南特色烤烟品种“云87”正在收割。一位姓张的烟农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公斤烟叶收购价28元,比去年涨了2元,但化肥、人工成本涨了更多。如果‘5元爱你烟’真涨价,我们收入才能上去。”这揭示了烟草产业链上下游的复杂利益关系,也预示着未来价格调整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临近傍晚,记者在杭州西湖边偶遇一群年轻消费者。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5元爱你烟”的“省钱大法”,有人拿出手机展示APP记录的“每月抽烟开销”,有人讨论不同产地的口感差异。这一幕让人深思:在日益严格的控烟环境下,低价烟草消费群体正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而“5元爱你烟”能否在合规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在202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市场命运。

标签: 5元爱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