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金陵十三钗香烟薄荷味引监管关注 管中窥豹

石诗琪 10

2025年7月25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持续牵动市场神经。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多省市针对电子烟和传统卷烟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收紧,其中“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等热销产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市场监管力度同步加大,多地已启动新一轮“清网行动”,重点打击线上违规销售行为。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商超,记者注意到“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的柜台前人头攒动。该品牌因独特的包装设计和清新的薄荷口感,成为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对象,零售价约为每包65元。然而,记者暗访发现,部分线上平台仍存在无证销售该产品的现象。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类行为,我们已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累计下架违规链接超2000条,罚款金额超过50万元。”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烟草监管呈现出“堵疏结合”的新趋势。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张明华接受采访时分析:“《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传统烟草企业的合规压力增大,但‘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等高端产品通过调整配方和包装,反而获得了市场溢价空间。”他同时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研究将薄荷类卷烟纳入更严格的管制范围,预计年内出台新规。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8岁的软件工程师李先生表示:“‘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是我抽过最清爽的薄荷烟,65元的价格虽然偏高,但值得。”而55岁的王女士则对价格敏感:“现在买一包好烟要100多,还不如买两条普通烟抽。”此外,有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指出,该品牌包装设计可能诱导青少年尝试吸烟,呼吁加强警示标识。

在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近日宣布,将通过其旗下万宝路品牌推出全新薄荷系列,直接对标“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促使国内品牌加速产品升级。记者走访上海烟草集团发现,其正在测试添加天然薄荷提取物的“牡丹薄荷”新品,预计9月上市,定价目标直指60-70元区间。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于9月施行,其中明确要求所有薄荷类卷烟必须在包装正面标注“含有薄荷醇”等警示语。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伟指出:“这一规定填补了监管空白,但执行难度较大,需要企业配合调整生产线。”记者在广东某卷烟厂看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更换印版,以确保新规落地。

与此同时,电子烟监管的“长臂管辖”效应逐渐显现。广东省烟草专卖局通报,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部分“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的线下门店存在向电子烟店供货的违规行为。执法人员表示:“电子烟和卷烟的界限日益模糊,必须同步监管。”记者注意到,某电子烟品牌已主动下架所有薄荷味产品,以规避政策风险。

在地方层面,杭州、成都等城市试点“烟草消费税差异化政策”,对薄荷类卷烟加征10%的附加税。杭州市税务局数据显示,此举使“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的零售价上涨至约72元,但销量仅下降5%,显示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

针对行业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开展“清源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三类违法行为:一是无证生产销售薄荷类卷烟;二是线上平台违规上架;三是向未成年人销售。局长助理王刚强调:“对‘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等热销产品,我们将实施‘一品一码’全程追溯。”

国际市场方面,记者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获悉,其正联合中国疾控中心开展薄荷烟对青少年影响的专项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专家琳达·约翰逊表示:“薄荷味掩盖了烟草的刺激性,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率上升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与国内控烟组织的呼吁不谋而合。

在消费者教育层面,多地疾控中心启动“无烟一代”公益项目,邀请“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等品牌参与社会责任活动。但行业内部存在争议,有企业负责人私下表示:“控烟宣传与品牌推广的界限很难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舆情。”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的全国库存量较月初下降12%,显示市场热度不减。然而,随着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该产品是否能够持续“一包难求”,仍有待时间检验。

标签: 金陵十三钗香烟 薄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