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品 贵烟7元终端动销表现强劲 硕果累累

宋思怡 4

2025年7月24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终端动销情况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并综合各地市场反馈发现,尽管近期“控烟”政策持续加码,但“贵烟7元的”等中低端产品仍保持稳定动销,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连锁便利店,店主李女士向记者透露:“最近一周‘贵烟7元的’销量比平时多了两成,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经常有顾客指定要这款烟。”她同时表示,虽然店内陈列了多款新品,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较高,“像‘贵烟7元的’这种价格适中的产品,复购率是最高的。”

与零售端火热场景形成对比的是,烟草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升级。7月2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部门强化市场巡查,严打“无证经营”和“价格欺诈”行为。北京市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所有零售终端必须明码标价,特别是像‘贵烟7元的’这种定价敏感的产品,一旦发现标价与实际售价不符,将面临5000元至3万元的罚款。”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明远指出:“‘贵烟7元的’等低端产品之所以动销强劲,一方面是适应了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另一方面也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保障合法供应’的原则。”他补充道,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烟草市场整体销量同比增长3.2%,但中低端产品增幅达到7.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烟酒专卖店,记者注意到店内不仅陈列了“贵烟7元的”,还特别标注了“扫码追溯”二维码。店员王先生解释:“现在所有卷烟必须通过‘天网系统’销售,每包烟都有唯一编码,消费者扫码后可以查到生产日期、批次等详细信息。”这种严格的溯源体系,被多位消费者评价为“增加了购买信心”。

然而,市场也面临新的挑战。广州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7月以来该市查处“电子烟非法伪装”案件12起,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不法商家将“贵烟7元的”包装进行仿冒,用于销售非正规渠道的烟草制品。“这种仿冒品在黑市售价仅4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强表示。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烟民中,有12位表示会优先选择“贵烟7元的”。其中,45岁的出租车司机老周说:“现在油价、菜价都在涨,能省一点是一点。”而25岁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小张则认为:“虽然价格低,但包装设计得不错,抽起来口感也过得去。”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影响着国内销售策略。据《烟草经济报》报道,2025年上半年,全球烟草行业并购案数量同比增长40%,多家跨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亚洲市场。有分析师指出,这种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导致国内烟草产品价格体系面临调整压力。

在成都,记者发现当地烟草零售终端普遍执行“限购”政策,每名顾客每日最多购买2包“贵烟7元的”。成都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根据《成都市公共场所吸烟管理条例》要求执行的,旨在从源头上减少烟草消费量。”尽管如此,该政策并未明显影响动销,部分零售商通过“会员积分”等方式变相满足消费者需求。

从产业链角度看,烟草种植端也迎来新变化。云南省烟草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度烟叶收购指导价》,明确“贵烟7元的”对应原料等级收购价上调5%,创下近五年来最大涨幅。云南烟农协会会长表示:“虽然原料成本增加,但终端售价稳定,利润空间依然可观。”

针对当前市场形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全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2.3%,较2020年下降2.7个百分点。该报告特别指出,价格相对低廉的烟草产品仍是控烟工作的重点对象。

在武汉,记者走访的“贵烟7元的”动销情况与北京、上海等地类似,但当地零售商普遍反映“物流配送时效”成为影响销售的关键因素。武汉市烟草物流中心数据显示,夏季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偏远区域配送延迟,进而影响了终端库存补充。该中心已启动“夏季保供应急预案”,承诺将配送时效控制在24小时内。

综合全天市场观察,尽管面临多重政策约束和外部环境变化,“贵烟7元的”等中低端烟草产品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这种韧性既源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得益于行业在合规经营、品质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但与此同时,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仍是烟草行业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标签: 贵烟7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