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利群烟购买 烟民热议利群烟购买 一呼百应

陆梦雪 7

2025年7月21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了一则重磅新闻,引发烟民群体广泛热议。据《中国烟草报》最新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零售价格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专卖部门加强对零售终端的监管,严禁低价倾销、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到烟民日常购烟习惯,尤其是对“利群烟购买”这一热门话题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发现,自政策发布后,多家烟草零售店已调整了香烟售价。一位在北京朝阳区经营烟酒店的老板表示:“以前有些顾客喜欢‘利群烟购买’时砍价,现在不行了。烟草公司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指导价销售,否则可能面临罚款。”据悉,利群(新版)的零售指导价为45元/包,但此前部分偏远地区或小型商铺存在30元左右的价格,新规实施后这些低价销售现象已基本消失。

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接受采访时分析:“此次调整并非简单涨价,而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低价销售往往伴随着假冒伪劣产品流通,新规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他进一步解释,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零售商的最低利润率不得低于20%,这意味着像利群(软红)这类35元档次的香烟,实际进货价可能仅为28元左右,新政保障了合法经营者的合理收益。

在消费者端,热议焦点集中在“利群烟购买”体验的变化上。杭州烟民李先生向记者吐槽:“上周去利群烟购买时,发现熟悉的便利店突然把利群(休闲)从38元涨到了42元,虽然差价不大,但心理落差挺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上海某高端商场内的烟草专柜却保持原价,这导致同品牌同型号香烟在不同渠道出现价差,引发部分烟民“哪里买更划算”的讨论。

市场监管层面的动作同样值得关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报告》显示,全市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87起,其中涉及低价倾销的占比达43%。报告特别指出,利群、中华等全国性品牌成为监管重点,因为它们的价格体系相对敏感。一位不愿具名的执法人员透露:“现在查店时,首先会核对利群烟购买记录,看是否与系统数据一致。”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中高端香烟销量普遍上升。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经营简报》显示,其高端品牌云烟(软珍品)销量同比增长12.3%,而低价位产品销量则下降5.7%。这一趋势与利群品牌的市场表现形成呼应——利群(新版)在全国主要城市的销售占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多位烟民时发现,看法呈现两极分化。一位每日消费利群(富春山居)的浙江烟民表示:“规范价格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了。”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抱怨:“现在利群烟购买动辄40元以上,对于学生群体压力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者开始转向购买“黄鹤楼(1916)”等高端产品,认为“与其在低价产品上花心思,不如直接升级消费档次”。

合规性讨论中,律师陈先生指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低价倾销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烟草新政正是法律在特定行业的具体落实。”他建议消费者保留购买凭证,如遇价格违规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记者查询发现,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已开通“价格监督”专栏,公开曝光了包括利群烟购买在内的多个价格违规案例。

在行业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博士发表长文分析:“此次价格规范是‘十四五’烟草发展规划的延续动作,长远看有利于品牌集中度提升。以利群为例,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因为规范经营的品牌在竞争中更具优势。”他同时提醒:“消费者不必过度解读价格调整,烟草行业本质上仍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体。”

临近傍晚,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部分消费者已适应新常态。一位正在利群烟购买的顾客笑着说:“现在买烟就像买汽油,该多少价就是多少价,反而省心多了。”这种心态的变化,或许正是政策调整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价格规范期”,利群烟购买等日常行为正在被重新定义,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标签: 利群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