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烟草行业政策影响下的市场动态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最新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引发行业震动,其中关于“电子烟与传统烟草并行监管”的条款被市场解读为可能对云南、浙江等地的重点品牌产生连锁反应。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尽管政策细则尚未完全落地,但“阳光利群”等区域性热销品牌已出现明显库存调整迹象。
在杭州武林广场附近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师傅向记者坦言:“现在进阳光利群的货比上周慢了20%,批发价从每条70元涨到了72元,但销量反而没受影响。”与王师傅形成对比的是,云南某地级市烟草零售户李女士却对同一品牌表现出不同态度。“云南人抽阳光利群好抽吗?我们这边的消费者还是更认‘云烟’系列,阳光利群卖得不算快。”李女士补充道,“不过最近有些年轻客群开始尝试,可能是受网络测评影响。”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产销数据显示,在“双控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烟草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7%,但利润增幅回落至1.2%。其中,浙江中烟的“利群”系列市场份额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而云南中烟的“云烟”系列则逆势上涨1.3%。行业分析师陈明指出:“这恰恰印证了区域消费习惯的韧性,特别是云南市场对本土品牌的忠诚度。”
记者在云南昆明国际机场的烟草专卖店采访到几位消费者。30岁的公务员张先生表示:“云南人抽阳光利群好抽吗?客观讲,口感确实比云烟系列要柔和,但价格偏高,我们习惯了云烟的劲道。”而刚从杭州出差回来的企业主刘女士则持相反意见:“在杭州抽惯了阳光利群,回昆明反而觉得云烟有点呛,价格方面阳光利群一条150元,云烟软红160元,差价不算大。”
在政策层面,新规特别强调了“禁止跨区域品牌代理”的条款。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合规顾问王律师解读称:“这意味着像阳光利群这类在浙江主打的品牌,若想扩大云南市场,必须通过云南中烟的渠道合作,否则将面临《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38条的处罚。”他同时引用了上周云南曲靖市烟草局查处3家违规销售外省品牌的案例作为佐证。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烟监管的收紧也间接影响了传统烟草市场。深圳某电子烟企业高管透露:“上周国家烟草局突击检查后,我们公司被迫暂停了与2家传统烟草品牌的联名推广计划。”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在记者采访的长沙、广州等地市场均有体现。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电子烟替代品销售额环比下降15%,同期传统卷烟销售额微增2.3%。
行业专家李教授在今日召开的“2025烟草政策研讨会”上提出:“当前政策的核心在于平衡公共健康与产业利益,但区域市场的差异化执行可能导致‘政策洼地’。”他建议消费者关注包装上的“一物一码”追溯标识,因为“这既是合规底线,也是未来可能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一线,价格战迹象已经显现。记者发现,山东济南的烟草零售终端普遍将阳光利群的价格标注为“会员价138元”,而云南市场的云烟软珍品则推出“买两条送精品一条”的促销。有零售户透露:“现在进价波动大,我们只能通过促销吸引客流,但烟草局每周都要查价格公示。”
多位烟民评价显示,政策变化并未显著改变消费习惯。在北京某高校门口,大学生小王边拆一包阳光利群边说:“云南人抽阳光利群好抽吗?我没在云南待过,但这款的薄荷味确实提神。”而旁边刚下班的程序员则表示:“价格涨了,但没办法,习惯了某个味道。”这种个体选择的背后,折射出烟草市场在政策调控下的复杂生态。
据行业内部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于本月底公布《烟草产品包装标识新规》,其中涉及健康警示面积扩大的条款被市场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品牌包装策略。而关于“阳光利群”等品牌的未来走向,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区域市场差异化竞争仍将是主流格局。
标签: 云南人抽阳光利群好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