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上半年销售数据陆续出炉,关于烟龄统计的讨论再次成为行业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吸烟人群平均烟龄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但年轻化趋势依然显著。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尽管控烟政策持续加码,但部分品牌的市场表现依然亮眼,其中“玉溪”与“小苏烟”的对比话题成为消费者热议的焦点。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当日销售数据:“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这是顾客问得最多的问题。”她透露,近期玉溪(软)的单价维持在55元/包,小苏烟(细支)则稳定在48元/包,但后者在年轻消费者中的销量增幅超过30%。这一现象与行业报告中的烟龄统计不谋而合——数据显示,18-25岁吸烟群体占比已达22.3%,较五年前上升5.7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控烟协会秘书长张明,他引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修订条款指出:“2025年将是我国实现‘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目标的关键年,但实际执行情况仍面临挑战。”他特别提到,虽然全国烟龄统计显示平均吸烟年龄从35.8岁微降至35.2岁,但电子烟转化率居高不下,部分青少年通过“尝鲜”途径接触传统烟草,“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的讨论背后,正是消费习惯的代际更迭。
烟草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已下发《关于推进烟草制品透明化生产的通知》,要求重点品牌提供更详细的烟龄追踪数据。云南中烟相关负责人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玉溪品牌正在调整产品线,新推出的“玉溪(国宾)”系列将侧重30岁以上消费群体,而江苏中烟则通过小苏烟的“轻口味”策略抢占年轻市场。这种差异化定位直接反映在烟龄统计中——玉溪品牌用户平均烟龄为39.6岁,小苏烟用户则为32.1岁。
在上海市徐汇区,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烟民。25岁的软件工程师小陈表示:“小苏烟的口感更柔和,价格也适中,虽然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我认为看个人习惯,但后者更容易接受。”相比之下,45岁的张先生则坚持选择玉溪:“小苏烟太‘飘’,玉溪的劲道更实在。”而58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先生则认为两者都“不如以前的好抽”,侧面印证了《中国成人烟草调查》中“吸烟者对产品满意度下降”的结论。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第三方机构“烟酒在线”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消费量同比减少1.2%,但高端产品逆势增长。其中,玉溪(阿诗玛)系列单包价格突破70元后,烟龄在40-50岁的用户占比上升至38%。而小苏烟通过跨界联名等方式,成功将烟龄下探至19岁,成为监管机构重点关注对象。国家卫健委控烟办的最新通报指出,此类“诱导性营销”已违反《广告法》第20条关于“不得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的明确规定。
烟草法律与合规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伟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烟龄统计不仅是市场行为,更关乎公共卫生安全。”他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9条指出,尽管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但“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的公开讨论可能构成间接诱导。他建议监管部门建立“烟龄溯源系统”,要求品牌提供购买者年龄证明。
在广东省佛山市,记者发现当地烟草局已试点“电子烟龄认证”系统,消费者购买时需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该市烟草专卖局陈科长表示:“传统烟草的烟龄统计正在被数字化重构,小苏烟虽然销量增长,但合规压力也更大。”这一举措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0%”目标形成呼应。
多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当前烟龄统计呈现“两头分化”特征:一方面,45岁以上老烟民因健康意识增强,烟龄增长放缓;另一方面,18-22岁群体因社会压力与社交需求,烟龄缩短。这种结构性变化使得“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的讨论具有双重意义——既是消费偏好,也是公共卫生风险的风向标。
在重庆市,记者注意到烟草公司开始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烟龄统计方法。重庆烟草工业公司市场部经理赵静介绍:“我们不再单纯依赖抽样调查,而是结合销售终端的实名登记数据,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这个问题现在可以通过‘烟龄指数’精确到季度变化。”这种精细化统计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健康,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标签: 玉溪与小苏烟哪个好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