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低焦趋势”持续深化,我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焦油、低尼古丁卷烟销量同比增长18.7%,其中焦油含量低于8mg/支的产品市场份额首次突破40%。这一变化背后,既有监管政策的刚性约束,也有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
“低焦趋势”已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主旋律。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各大品牌“降焦减害”产品线全面铺开。中华(金中支)焦油量降至6mg,售价100元/包;利群(新版)推出5mg低焦版,定价65元/包;南京(雨花石)更是将焦油含量控制在4mg,零售价58元/包。一位不愿具名的省级烟草公司研发负责人透露:“目前行业平均焦油量已从2015年的12mg降至8.2mg,未来三年预计还将再降15%。”
监管层面的“组合拳”是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力量。今年5月实施的《烟草制品减害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到2026年所有卷烟产品焦油含量不得超过7mg。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功焕指出:“这是继2020年‘双限’政策后,又一次行业性技术升级。但需警惕的是,部分企业通过增加添加剂维持口感,可能引发新的健康风险。”
市场博弈中,传统强势品牌率先完成转型。记者采访到一位经营烟酒店十余年的店主王建国,他直言:“以前问得最多的是‘公认好抽的烟有哪些品牌’,现在顾客更关心‘哪个牌子降焦后味道变化最小’。”数据显示,双喜(硬经典1951)低焦版、玉溪(和谐)5mg版等传统热销款,在降焦后的市场流失率控制在5%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12%的水平。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35岁的软件工程师李明表示:“低焦烟确实呛嗓子的感觉少了,但价格涨得太狠,一包中华(低焦版)卖到120元,几乎涨了四分之一。”而68岁的退休教师张阿姨则认为:“现在有长白山(1号)4mg这种口感不错的,虽然贵点,但为了健康值得。”
国际经验显示,技术突破是关键突破口。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研发的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在中国试点区域,焦油含量已降至3mg以下,尽管零售价高达150元/包,但复购率稳定在68%。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云南中烟发布的“云产线”减害技术,通过微胶囊缓释技术,使焦油释放量波动范围控制在±0.8mg内,相关专利已申请国际PCT保护。
法律合规层面面临新挑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在最新发布的《烟草产品标签合规性报告》中强调:“部分品牌在包装上标注‘低焦油’,但未注明添加剂成分,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十八条关于健康声明的规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对3家企业的产品展开调查。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多元视角。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刘胜春认为:“降焦不是终点,未来需建立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减害体系。”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垣则警告:“消费者可能陷入‘低焦油=低危害’的认知误区,焦油只是众多有害物质之一。”
在产品创新前沿,电子雾化产品的低焦概念开始渗透传统市场。雾芯科技推出的RELX尊享版,通过植物提取物替代部分烟草成分,焦油含量低于2mg,定价98元/盒(10支),在一线城市CBD区域试点的数据显示,25-40岁男性用户群体中,有12%的人同时购买传统低焦烟和电子雾化产品。
记者在郑州烟草交易中心注意到,传统高焦油产品正在加速淘汰。白沙(硬)12mg版、红塔山(经典1956)11mg版等曾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老牌军”,在部分省份的配额已缩减40%,取而代之的是黄山(天都)7mg版、黄金叶(乐途)6mg版等新生代产品。
“公认好抽的烟有哪些品牌”这一传统消费者关注点,正在被“哪个牌子的低焦烟口感最好”所取代。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烟民中,有16人表示会优先考虑焦油量低于7mg的产品,其中7人明确表示“如果口感差距不大,愿意为低焦产品支付15%的溢价”。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烟草行业因降焦技术升级导致的生产成本平均增加8.3%,但企业利润率仅下降2.1%,这得益于消费税调整和品牌溢价转移。湖南省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周华透露:“我们通过调整包装工艺,将部分成本压力转嫁给渠道商,最终消费者承担的成本增幅控制在10%以内。”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控制办公室推出的“烟标健康指数”试点项目取得进展。该系统通过二维码扫描,可显示产品焦油量、添加剂种类及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数据。截至7月15日,已有28家企业的52款产品接入该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市场成为低焦趋势的“洼地”。记者在河南、安徽等烟叶主产区调研发现,乡镇消费者对低焦产品的接受度仅为28%,低于城市地区的62%。当地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介绍:“农村消费者更看重‘劲头够不够’,很多地方甚至出现经销商囤积高焦油库存的现象。”
展望下半年,行业专家预测将有更多创新举措出台。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将生物酶解技术应用于烟叶处理,有望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将焦油释放量再降30%。”而市场分析机构则预测,到2025年底,我国低焦烟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55%,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减害消费市场。
标签: 公认好抽的烟有哪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