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中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供需波动,各地烟草局及市场监管部门密集发布最新数据。据淮北市烟草局电话咨询显示,当日该地区卷烟库存较上月同期下降约3.2%,而零售终端订单量环比增长1.8%,这一反常现象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在南京,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新版“利群”系列(软红)的终端零售价已从上周的每条120元小幅上涨至125元,店员解释称“货源紧张是主要原因”。一位长期经营烟草批发的商户透露:“今年‘五一’后,全国多地出现阶段性供应不足,尤其低焦油新品‘双喜(硬经典)’在广东、四川等地的缺货时间长达两周。”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卷烟总产量同比减少2.7%,而消费量仅下降0.9%,供需缺口首次突破5个百分点。报告特别提到:“在‘健康中国2030’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25-40岁年轻消费群体转向电子烟的比例已达18.6%,这一趋势正加速改变传统烟草市场格局。”
记者拨通淮北市烟草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已启动“保供稳价”应急预案,要求各零售户严格执行“一价制”政策,严禁囤积居奇。但消费者张先生向本刊反映:“淮北的‘黄山(天都)’昨天还是105元/条,今天直接涨到110元,店员说‘这是烟草局通知的调价’。”该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电子烟产品国家标准(第二批)》将于8月1日实施,新规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标注“有害健康”警示语,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北京市烟草局执法大队队长王磊接受采访时强调:“这是继2022年电子烟全面纳入监管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预计将带动传统烟草销量短期回升。”
行业专家对当前形势分析存在分歧。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指出:“当前供需失衡主要源于‘双碳’目标下烟叶种植面积缩减15%的滞后效应,预计到2026年供需将重新平衡。”而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研究院教授陈华则认为:“随着控烟条例覆盖场所从室内扩展至室外,上海、杭州等12个试点城市的卷烟消费量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4.3%。”
在消费者端,多位烟民表达了不同看法。35岁的软件工程师刘伟表示:“现在‘玉溪(软)’涨到90元/包,我干脆改抽‘红河(软)’的,价格便宜15块。”而60岁的退休教师周阿姨则抱怨:“淮北市烟草局电话说送货要等三天,我这慢性支气管炎的药都快断顿了。”
针对电子烟替代效应,记者在杭州某写字楼调研发现,90后员工小陈每天吸电子烟花费约15元,相比之前购买“中华(硬)”每天40元的开销,“一年能省近万元”。但他坦言:“新规实施后,电子烟口味受限,现在只有烟草味可选,复吸传统香烟的概率可能增加。”
在进口烟草方面,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万宝路系列进口量同比下降22%,而印尼“多普达”品牌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量增长31%。一位长期从事跨境贸易的商人透露:“淮北市烟草局电话曾特别提醒,所有进口烟草必须附有中国式包装(健康警示面积达85%),否则一律不得上市销售。”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卫健委联合烟草专卖局将于下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禁止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烟文化”内容。中国广告协会烟草分会秘书长赵明表示:“这将直接导致烟草品牌营销费用增加30%以上,部分依赖营销推广的二线品牌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截至发稿时,记者再次致电淮北市烟草局电话,接线员证实当地已建立“卷烟供需动态监测系统”,每两周向社会公布一次市场数据。但关于近期价格上涨是否与政策调整相关,对方表示“暂无可奉告”。
标签: 淮北市烟草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