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随着烟草行业包装规范政策的持续深化,我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制品包装标识规范》,所有卷烟产品包装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吸烟有害健康”警示语,并增加图形警示面积至包装主面的30%以上。这一举措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多家烟草企业已启动包装升级计划。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新规执行首日市场反应迅速。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品牌专卖店,工作人员正在将旧版包装产品下架,更换为符合新规的版本。“这次调整力度比以往都大,特别是警示语字体必须加粗,颜色限定为红色。”该店经理张女士向记者介绍。而在上海烟草集团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对包装设备进行调试,以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新标准。
行业专家指出,此次包装规范不仅涉及警示标识,还包括健康信息页的增设。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明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要求在包装侧面增加健康风险提示,包括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影响等内容,这在全球烟草控烟史上也是领先的举措。”据他透露,目前国内主流品牌如“中华”、“双喜”等已提前完成包装设计,但部分中小品牌仍在赶制中。
在消费者端,新包装政策引发不同反响。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烟民中,6人表示“新包装看着不舒服,红色警示语太刺眼”。35岁的程序员李先生直言:“什么细烟最淡口感好抽?以前我选‘利群’细支,现在包装这么吓人,心理上有点抵触。”但27岁的市场经理陈女士则认为:“警示更明显是好事,也许能让我少抽几支。”
市场行情方面,新规执行后部分产品价格出现微妙变化。在广东深圳,新版“黄山”细支零售价从45元/包调整为48元/包,而“玉溪”细支则保持55元/包不变。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价格调整主要基于包装材料成本增加,而非政策直接导致。”不过,有业内人士私下透露,部分品牌借机调整价格策略,通过提升高端产品价格来弥补低端市场可能出现的销量下滑。
与此同时,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的包装也同步纳入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包装违规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2%,这得益于《电子烟管理办法》的持续落实。某电子烟品牌负责人坦言:“现在我们的包装不仅要标注尼古丁含量,还得写明‘含有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消费者看得一清二楚。”
法律合规层面,新规为执法提供了更明确依据。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伟展示了新制定的检查手册:“以前可能只关注是否印有焦油含量,现在要检查警示语是否加粗、健康页是否完整,每个环节都有量化标准。”他举例说,某品牌因警示语字体未达到规定粗细,被处以3万元罚款。
国际比较视角下,我国烟草包装规范已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新加坡国立大学烟草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陈志辉通过视频连线表示:“中国此次调整的图形警示面积要求,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控烟先进国家看齐,这对降低青少年吸烟率将有显著帮助。”他特别提到,研究显示图形警示可使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减少约15%。
在产品创新方面,多家企业表示将顺应新规进行研发调整。云南中烟技术总监在行业内部会议上透露:“我们正在测试一批低焦油新品,配合新包装推出。消费者总问什么细烟最淡口感好抽,我们希望能在合规前提下,提供更健康的选项。”记者注意到,新版“云烟”细支包装上增加了“低焦油”标识,但价格从58元/包上调至62元/包。
零售终端培训也在同步展开。全国烟草商业系统已组织10万场培训会,重点讲解新规执行要点。武汉市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培训讲师表示:“现在不仅要教零售户识别合规包装,还要指导他们如何向消费者解释新标识的意义。”一位连锁便利店店主告诉记者:“刚开始顾客还问包装怎么变了,现在大家慢慢习惯了,只是有人抱怨‘包装太丑,不如以前有档次’。”
针对消费者反馈,部分品牌开始探索包装美学与警示功能的平衡。记者在杭州烟草展会上看到,某品牌新包装采用磨砂材质,在警示区域使用特殊工艺,既保证了警示效果,又提升了触感体验。“我们做了消费者测试,60%的人认为这种设计比纯红色警示更易接受。”该品牌设计师说。
随着新规全面落地,行业格局可能迎来微妙变化。市场分析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低焦油、细支产品市场份额增长8.3%,而传统粗支产品下滑5.2%。这印证了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与包装规范的双重影响。多位分析师预测,未来两年烟草包装将朝着更透明、更警示的方向持续进化,而“什么细烟最淡口感好抽”这类消费者关注点,也将与合规要求形成新的平衡点。
标签: 什么细烟最淡口感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