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北京——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配额调整方案》正式实施,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调整。此次调整不仅涉及国产烟品种比例,更对进口烟草配额进行了历史性压缩,引发行业震动。上午10时,记者在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观察到,店内原本琳琅满目的进口品牌已减少近三成,店员张明(化名)无奈表示:"昨天刚到的几箱'万宝路'和'骆驼'已被抢购一空,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两周了。"
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条款,此次配额调整将进口卷烟年总量从去年的42亿支缩减至32亿支,降幅高达24%。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李伟在今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这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也是应对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六阶段履约要求的必要步骤。"他特别提到,此次调整特别针对"高尼古丁含量、薄荷醇类"进口产品实施了更为严格的配额限制。
记者走访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时发现,店内张贴的"配额告急"通知格外醒目。店主金哲(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其从韩国烟草产业公社(KT&G)获得的官方配额证明,上面标注的2025年第二季度配额仅剩不足10%。他透露:"像'希登'(Sedona)这类在东北亚地区颇受欢迎的韩系品牌,现在只能每周限量供应。"这种状况与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店内进口烟品种多达56个。
行业市场行情监测显示,配额调整已引发连锁反应。中国烟草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日上午,国产"中华"(硬)批发价从上周的每条580元微涨至590元,而"玉溪"(软)则保持420元水平。相比之下,进口品牌溢价效应更加明显,北京朝阳区某高档商场的"登喜路"(Dunhill)价格已从平时的380元/条飙升至450元,且需凭身份证限量购买。
多位烟草法律合规专家对此轮调整持不同看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建国律师指出:"此次调整符合《烟草专卖法》第十三条关于'合理控制烟草制品生产数量'的授权规定,但执行层面需注意《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他特别强调,延吉等边境城市的外国香烟专卖店可能面临法律灰色地带,建议经营者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在消费者端,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哈尔滨市民刘先生(化名)向记者抱怨:"现在想抽个'万宝路'比以前难多了,价格也贵了将近一倍。"而另一位烟龄20年的企业高管陈女士则表示:"这也许是好事,毕竟少抽点对身体也好,现在只能改抽国产的'利群'了,味道其实也不错。"记者在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随机采访的8位消费者中,有5人表示将减少吸烟量,2人表示会尝试从非正规渠道购买。
业内专家对此次调整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郑磊指出:"从长期看,这将对国产烟品牌创新形成倒逼机制,预计未来两年将有多款国产高端细支烟产品面市。"他引用行业数据说明,2024年国产细支烟市场份额已从2019年的不足5%增长至18%,此次配额调整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整还同步推出了"烟草消费税调整方案",对进口烟按"价内税"方式征收,税率较此前提高3个百分点。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店员透露,这一变化导致部分品牌实际零售价上涨超过15%。同时,全国统一的电子烟监管平台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新规实施以来,传统烟草消费者向电子烟转化的比例已从3%上升至7.2%。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的顾客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位常客王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以前店里都是年轻人,现在中老年顾客明显增多,他们宁愿多走几步路也要来买进口烟。"这一现象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5》形成呼应,该报告显示40岁以上吸烟人群的进口烟偏好比例显著高于年轻人。
针对市场变化,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已部署全国烟草专卖系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市场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真品假渠道'销售行为。"他特别提到,延吉等边境地区将是此次行动的重点监控区域,将严厉查处"蚂蚁搬家"式走私行为。
在监管科技应用方面,此次配额调整引入了区块链溯源技术。记者在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观察到,每盒进口烟外包装均贴有RFID标签,消费者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小程序扫描验证。店员介绍,这一技术不仅用于防伪,还与配额管理系统直接关联,实现了"一物一码"的精准管控。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调整可能对东北亚区域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店主金哲表示:"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烟草公司已开始调整对华供应策略,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区域特色品牌。"他同时担忧:"过度压缩配额可能导致部分合法经营商户退出市场,反而为非法渠道提供空间。"
在政策执行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关于落实配额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应建立"进口烟销售预警机制",当某品牌库存低于15%时,应启动应急调配程序。这一规定引发行业热议,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监管层在"控总量"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市场稳定的需求。
记者在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看到,面对日益紧张的货源,店主金哲已开始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国产"长白山"系列烟的推广力度。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名为"松露"的新品:"这个口味接近进口烟,价格却便宜三分之一,很多老顾客已经开始尝试。"这一现象印证了专家观点,即配额调整正在加速国产烟品牌的市场替代进程。
随着午间新闻时段的临近,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的客流再次出现高峰。在排队购买的最后几位顾客中,有位戴眼镜的先生引起了记者注意,他一边付款一边说:"虽然涨价了,但偶尔来抽一次还是值得的。"这句话或许代表了当前市场的一种普遍心态——在严格的配额管控下,进口烟正从日常消费品逐渐转变为奢侈品属性。
标签: 延吉外国香烟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