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9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龄分布结构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烟草消费者年龄结构呈现“两头紧、中间松”的态势,35至50岁年龄段消费者占比持续上升,而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消费比例则受到严格监管和政策引导的影响,呈现出明显收缩趋势。这一变化与近年来控烟政策收紧、消费习惯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一线城市,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35至50岁的中年消费者成为主力军。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零售店店主李女士表示:“最近几个月,购买‘便宜好抽薄荷’等中低端产品的顾客明显增多,很多都是30多岁的白领,他们更注重性价比。”据她观察,这部分消费者往往追求“口感与价格”的平衡,对薄荷口味的产品尤为青睐。
与此同时,青少年吸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报告》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率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降至2.3%。这一成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严格执法密不可分。记者在北京某中学附近采访时,执法人员正在对一家违规向未成年人售烟的便利店进行处罚,店主称“没想到现在查得这么严,一张罚单就罚了8000元”。
老年群体吸烟行为也出现新变化。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调查显示,60岁以上吸烟者日均消费量下降12%,更多转向“细支”或“低焦油”产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明分析:“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但戒烟难度大,只能通过产品升级实现‘减害’。”记者在老年社区采访时,一位72岁的退休教师老王坦言:“现在抽的‘便宜好抽薄荷’焦油量比以前少,但味道还是够劲。”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销售额同比增长5.7%,但结构分化明显。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薄荷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8%,其中“便宜好抽薄荷”系列单品销量同比增长23%。中国烟草总公司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强指出:“薄荷口味产品在二三线城市渗透率提高,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在政策层面,新版《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收紧了对零售终端的管理。记者在广东某市烟草局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已取消300余家“无证经营”摊点,并对“便宜好抽薄荷”等热销产品实施限价措施,最高零售价不得高于45元/包。一位零售户抱怨:“现在利润薄了,但没办法,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消费者评价呈现多元化。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便宜好抽薄荷”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位昵称为“老烟枪”的网友留言:“现在真难买到以前那种味道的烟了,‘便宜好抽薄荷’算是个折中。”而另一名“戒烟半年”的网友则表示:“这类产品包装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越来越醒目,潜移默化中让人想戒。”
业内专家对年龄分布变化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莉认为:“35-50岁群体成为消费主力是阶段性现象,长期来看,控烟力度加大将促使行业加速转型。”她特别提到,电子烟监管新规出台后,部分年轻消费者回流传统烟草市场,但整体规模已较2020年下降35%。
国际烟草巨头对华策略也相应调整。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在华子公司市场总监透露,尽管“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份额不足5%,但35岁以上消费群体接受度正在提升。相比之下,英美烟草(BAT)更注重传统薄荷烟的本土化改良,其“便宜好抽薄荷”系列新品已在华东地区试销。
在监管与合规层面,2025年“烟草执法百日行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重点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虚假宣传等行为。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制处处长陈伟举例说:“有商家将‘便宜好抽薄荷’包装成‘进口产品’误导消费者,被处以货值3倍的罚款。”
展望下半年,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控烟目标的推进,烟草消费年龄结构将继续优化。但与此同时,消费升级趋势不可忽视——记者在南京烟草博览会现场注意到,不少厂商展出的“薄荷+果香”复合口味产品,定价普遍在50-80元区间,瞄准的是年轻白领和中年高消费群体。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一位不愿具名的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透露:“‘便宜好抽薄荷’这类产品未来可能面临更多限制,但市场需求仍在。关键是如何在合规框架内,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合理消费需求。”这或许正是当前我国烟草行业年龄分布变化的真实写照——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中,寻求平衡与转型。
标签: 便宜好抽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