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直供 烟去哪里买 直供渠道烟去哪里买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雷梦婷 2

2025年08月09日,随着烟草行业在监管与市场双重压力下的持续演变,行业分化态势愈发明显。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行业数据,发现“直供和烟去哪里买”成为消费者与从业者热议的话题,反映出烟草供应链与零售渠道的深刻变革。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但结构分化显著。传统卷烟销售增速放缓,而电子烟、加热不燃烧产品等新型烟草制品占比提升至18.7%。这一数据印证了行业“新旧交替”的阶段性特征。在广东某烟草批发市场,一位从业十年的批发商李师傅向记者坦言:“现在生意不好做,以前靠走量吃饭,现在得看新品能不能打开市场。”

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成为行业分化的直接推手。2025年7月实施的《烟草制品零售终端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除指定连锁品牌外,新开零售点需满足“500米内无其他烟草零售点”的限制。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最近一个月,我们辖区新增烟草零售许可证仅发放了2张,去年同期是12张。”这种“控增量”政策导致部分区域出现“一店难求”现象,间接推高了烟草零售渠道的准入门槛。

在消费端,价格敏感度与购买习惯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分化。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随机采访的10名烟民中,有7人表示会优先选择“直供和烟去哪里买”这一问题,反映出消费者对正品渠道的强烈需求。一位经常购买“双喜(硬)”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现在网上很多假货,我宁愿多走几步去专卖店,50元一包的价格虽然比小卖部贵5块钱,但至少放心。”该品牌官方指导价为49元/包,但市场实际售价普遍在52-55元区间。

行业专家的观点为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烟草行业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头部品牌通过直供模式掌控渠道,中小品牌则面临生存困境。”他以某省级烟草公司为例说明:“该企业今年推出的‘直供计划’,直接将产品供应给大型连锁便利店,跳过传统批发环节,单月销售额环比增长22%。”

在零售终端层面,分化态势同样明显。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看到,一家名为“云烟驿站”的连锁店内,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每条香烟的溯源码,店员表示:“我们这种直供店,虽然租金高,但能拿到比普通零售点低2个点的供货价,一包‘中华(硬)’我们能赚5.5元,比外面多1块钱。”该品牌市场指导价为88元/包,实际零售价多在92-95元区间。

相比之下,部分传统零售渠道面临转型压力。在成都市武侯区一家经营了15年的烟酒店,店主陈女士展示了她与某品牌烟草公司签订的“合规经营承诺书”,上面明确规定“不得销售来源不明烟草制品”。她无奈地说:“现在进货渠道越来越窄,‘直供和烟去哪里买’这个问题,我们比消费者更焦虑。”

国际市场的变化也为国内烟草行业分化提供了参照系。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全球已有68个国家实施了烟草制品标准包装政策。记者注意到,国内某知名品牌已开始试点“简化包装”设计,一位参与试点的设计师透露:“新的包装成本降低15%,但品牌辨识度下降,目前仅在云南试点销售。”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2025年6月生效,其中“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条款被进一步细化。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电子烟销售案中,法官明确指出:“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仍销售电子烟,可处货值金额3倍罚款,最高可达30万元。”这一判例反映出监管层面对新兴烟草制品的零容忍态度。

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受访者对“直供和烟去哪里买”这一问题的关注点存在差异。一位30岁的年轻烟民表示:“我更关注购买便利性,只要能确认是正品,线上购买更方便。”而一位50多岁的老烟民则坚持:“必须去烟草专卖店,看着工作人员扫码录入系统才放心。”这种代际差异也折射出烟草消费群体的结构性变化。

展望零售终端的未来形态,记者在杭州某智慧烟草体验店看到,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购”功能完成购买,系统自动记录购买信息并生成电子溯源码。店长介绍:“这种直供模式能实现‘一包一码’全程追踪,单店日均销量比传统模式高40%。”该店销售的“利群(新版)”市场价为38元/包,比普通渠道低2元。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的分化已从简单的“新旧交替”发展为涵盖供应链、零售渠道、消费习惯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变革。“直供和烟去哪里买”这一问题的持续发酵,不仅反映了行业转型期的阵痛,也预示着未来烟草市场将进入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的新阶段。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消费者意识的提升,行业分化态势有望在下半年呈现加速态势。

标签: 直供和烟去哪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