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调研受关注,供不应求

黄诗瑶 4

2025年7月30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的消费调研数据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在“电商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调研受关注,供不应求”这一主题下,记者走访了多个烟草零售点,并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业内专家及市场监管部门,试图全面呈现当前烟草市场的真实状况。其中,“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这一销售模式在部分区域引发热议,成为本次调研的焦点之一。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尽管烟草制品的摆放位置依然显眼,但相较于往年同期,门店的客流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店主李先生向记者坦言:“现在买烟的人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选择电子烟或者干脆不抽了。”这一现象与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烟草消费趋势报告》数据相符,报告指出,在健康意识提升和政策收紧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烟草消费量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区域出现了新的销售模式。在江西南昌,记者发现“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的广告牌频繁出现在社区超市和烟草专卖店。据当地消费者张女士介绍,这种模式允许消费者在线下单,支付完成后由商家送货上门,并当场完成交易。“我上周买了一条紫光滕王阁,价格是288元,送货员直接收了现金,感觉很方便。”张女士说。这种模式是否合规?记者咨询了南昌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货到付款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商家需确保交易符合《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如不得向未成年人售烟等。

在价格方面,记者注意到不同品牌和地区的差异较大。在上海,一包“中华”售价约70元,而同品牌的“金中华”则高达85元;相比之下,在广东佛山,一包“双喜”的售价仅为38元。中国烟草市场研究院院长王教授分析:“这种价格差异主要源于税收政策和市场定位。高税率地区烟草价格自然更高,而区域性品牌则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

消费者对烟草的态度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其中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表示:“我最近在尝试减量,因为听说新的‘控烟条例’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吸烟场所。”而一位50多岁的老烟民则认为:“只要价格合理,我们还是会买。毕竟戒不掉。”这种分歧反映了烟草消费群体的代际差异和消费心理变化。

监管层面,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对电子支付、网络销售等新销售渠道的监管。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明告诉记者:“我们最近查处了几起通过社交媒体销售非法烟草制品的案例,涉及金额超过50万元。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创新产品也在悄然兴起。在广东深圳,记者发现一款名为“低焦油混合型”的新品烟草制品正在测试阶段。据研发人员透露,这款产品焦油含量比传统烟草低30%,但口感和尼古丁含量保持不变。“这是行业在‘减害’方向的一次尝试,但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观察。”业内专家陈博士表示。

回到“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这一话题,记者在南昌市西湖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进一步了解到,该模式主要针对中老年消费者群体,因为这一群体更习惯现金交易,且对线上支付存在顾虑。“我们每天能通过这种方式卖出约20条紫光滕王阁,占总销售额的15%左右。”店主王先生透露。不过,他也坦言,这种模式增加了物流成本,且现金管理存在一定风险。

在政策层面,2025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一轮履约评估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艾琳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作为公约缔约方,应在减少烟草消费、保护青少年免受诱惑等方面加大力度。”这一表态引发了国内烟草行业的广泛讨论。

综合来看,2025年7月的烟草市场呈现出传统销售模式与新销售渠道并存、价格差异明显、消费者态度多元等特点。无论是“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的尝试,还是低焦油烟草制品的研发,都反映了行业在变革中的探索。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在满足需求与遵守法规之间找到平衡,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标签: 紫光滕王阁烟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