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直供 延边(人参)直供加强监管动态,未雨绸缪

顾晓芸 8

2025年7月30日,北京——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持续收紧,中国烟草市场在2025年迎来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动态与市场变化。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监管工作报告》,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税收同比增长8.3%,但与此同时,电子烟监管、传统烟草制品流通以及健康警示措施等方面的改革也在加速推进。今日,记者走访了多个烟草市场及监管部门,综合行业专家、消费者及法律界人士的观点,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

在传统烟草领域,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1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市场监管的通知》正式生效。该通知明确要求,自即日起,所有烟草制品包装必须增加“吸烟有害健康”的健康警示面积,并强制推行“一品一码”追溯系统,以加强对非法烟草制品的打击力度。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90%的烟草制品完成了追溯系统的安装,预计到年底,这一比例将达到100%。与此同时,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采访时了解到,近期查获的非法烟草制品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7%,其中不乏“延边(人参)直供”等区域性品牌卷烟的假冒产品。

电子烟监管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的《电子烟产品管理办法》也在7月30日正式实施。新规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国家认证,禁止添加除尼古丁外的其他成瘾性物质,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电子烟专卖店已陆续下架了部分含有人参等添加剂的产品。一位电子烟品牌负责人表示:“新规虽然严格,但有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不过,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合规电子烟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涨,如某知名品牌的尼古丁盐电子烟价格从过去的120元/盒上涨至150元/盒。

在区域市场方面,东北地区烟草行业近期成为监管重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透露,该地区自2024年起推行的“延边(人参)直供”计划,旨在推广本地特色人参卷烟,但同时也面临假冒伪劣产品的挑战。记者在延边州某烟草专卖店采访时,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延边(人参)直供’的正品卷烟必须附带防伪标识,但仍有不法分子试图仿冒。”据延边州烟草专卖局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地区已查处假冒“延边(人参)直供”卷烟案件23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

法律与合规层面,北京市律师协会烟草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生效,其中明确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管理,并加大了对非法生产、销售烟草制品的处罚力度。李律师表示:“此次修订体现了国家对烟草行业‘控增量、减存量’的监管思路,未来相关法律纠纷预计将大幅增加。”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随机采访了30名烟民。其中,25%的受访者表示,由于价格上涨和健康警示的增强,他们开始减少吸烟量;45%的受访者则认为,电子烟的替代作用正在增强;另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延边(人参)直供”等区域性品牌,认为这些产品“更纯正”。一位在广州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假货太多,‘延边(人参)直供’的正品虽然贵一点,但至少放心。”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全国卷烟销量同比下降3.2%,但高端卷烟销量逆势增长12.5%。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高端烟草品牌如“中华”、“利群”等,其产品价格已突破100元/包,而一些区域性品牌如“延边(人参)直供”的人参卷烟,价格区间在80-120元/包之间,市场接受度较高。一位烟草行业分析师表示:“高端烟草市场的增长,部分源于消费者对健康警示的规避心理,但长期来看,控烟政策的推进仍将影响市场格局。”

国际动态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在7月28日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2025)》中强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其监管措施对全球控烟进程具有示范效应。WHO烟草控制专家约翰·史密斯博士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电子烟监管和健康警示方面的举措,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综合来看,2025年7月30日的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显示,中国烟草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烟草到电子烟,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监管政策的收紧与市场的自我调整正在同步进行。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烟草行业的格局或将进一步重塑。

标签: 延边(人参)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