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这条老街,街角那家粮油店总是最热闹的。老板娘梳着利落的短发,柜台后面堆满了米袋和油桶,可最显眼的还是墙上挂着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每次路过,总能看见有人掏出皱巴巴的零钱,在玉米面和食用盐之间,顺手买包“红塔山”。这年头,谁家粮油店不卖烟啊?可这事儿细想起来,又觉得挺奇怪——粮油店卖香烟,这搭配怎么就这么顺理成章了呢?
**粮油店卖香烟,这事儿是真的。**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只要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任何有合法经营场所的商户都能卖烟,粮油店自然也不例外。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香烟,比如“红塔山”硬经典1956,一包售价约12元;“白沙”软包大概8元一包。这些价格都是国家统一指导价,粮油店和超市卖的都是这个价,不会有太大差异。不过有些偏远地区的粮油店,可能会因为进货渠道不同,价格浮动一两块钱。
粮油店卖香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那时候农村地区还没那么多便利店,村民买烟总得到镇上专门的烟铺。粮油店老板瞅准了商机,干脆自己申请了烟草证,把烟摆到柜台上来。一来二去,大家就习惯了——买袋米顺便捎包烟,多方便。而且粮油店老板大多认识街坊邻居,买烟还能唠两句家常,这种人情味是超市给不了的。
从经营角度看,粮油店卖烟也是门好生意。烟草的利润率通常在20%左右,远高于卖米卖油。我有个亲戚开粮油店,他说烟酒饮料能占到店里30%的营业额。尤其逢年过节,大家买米面油送礼,总得搭包烟,粮油店就成了“一站式采购点”。现在很多小店还搞起了促销,比如买两桶油送包“双喜”,或者买烟满50送一小袋大米,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不过粮油店卖烟也有讲究。烟草局要求“亮证经营”,所以现在很多粮油店都会把许可证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标识贴在最显眼的位置。还有的店主会备个打码机,每卖出一包烟都得在条形码上打上销售日期,防止香烟外流。这些规定虽然繁琐,但也是为了规范市场。毕竟粮油店卖烟,不能因为图方便就忘了社会责任。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种模式有点怪。明明是卖生活必需品的店,却摆着让人上瘾的香烟。就像有位老顾客说的:“看着老板娘往米袋里掺假挺生气,可转身又在她那里买烟,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这种矛盾心理,大概只有粮油店卖烟才能体会得到。但话说回来,在市场经济里,只要合法合规,卖什么都无可厚非。
来自辽宁本溪的明先生是位老烟民,他说:“我们那儿的粮油店卖烟,跟超市一个价,但就是觉得亲切。有一次我赶时间,去粮油店买了包‘红塔山’,老板娘还多给了我个打火机,说‘路上慢点走’。超市哪有这个待遇?现在年轻人都不抽烟了,粮油店卖烟的也越来越少,真怀念过去那种‘顺便’的感觉。”明先生的话道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粮油店卖香烟,卖的不仅是烟草,更是一种熟悉的生活场景。
标签: 粮油店卖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