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受市场影响较大,上下起伏,波澜不惊。

石诗琪 9

2025年7月27日,烟草行业价格波动再次成为市场焦点。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多地香烟价格出现明显调整,尤其是高端细支烟产品,引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及部分便利店,发现市场行情变化迅速,部分品牌价格调整幅度超过10%。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师傅向记者表示:“最近几天来问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中华金中支’和‘利群新版’这两个牌子,价格从上周的2880元涨到了3040元。”李师傅透露,价格调整与近期原材料成本上升及税收政策微调有关,“现在进价都涨了,我们只能小幅上调零售价。”

上海烟草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近期价格波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全球烟草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二是国内烟草税调整预期增强。该人士指出:“从7月初开始,云南、贵州等主要烟叶产区受气候影响,产量有所减少,直接推高了原料成本。”记者查阅近期行业报告发现,2025年上半年,烟草原料均价同比上涨约7.3%。

在广州天河区某大型超市,记者注意到“玉溪”细支烟价格从2650元调整为2780元,而“双喜(硬)”则从1680元降至1620元,呈现“高端稳中微涨、中低端小幅下跌”的差异化趋势。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消费者王先生对记者说:“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我还是会考虑买,毕竟品质有保障,但希望价格别涨得太快。”

烟草行业专家陈教授分析认为,当前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与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解释,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零售指导价,这给了企业一定定价空间。”陈教授特别提到,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烟草制品价格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价格调整需提前7天公示,目前大部分企业已严格执行。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层。30岁左右的年轻消费者更关注品牌和包装,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而50岁以上的老烟民则更看重性价比,价格调整可能导致消费量减少。在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退休教师张大爷表示:“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我以前常抽,现在涨了300多块,我打算改成买2900元左右的‘黄山’了。”

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细支烟产品销量占比已达到23.6%,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细支烟市场仍有增长潜力,但价格敏感区间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消费结构。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的“价格秩序规范月”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处处长周女士介绍:“我们已对12家涉嫌价格欺诈的零售户进行查处,重点监控包括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在内的20个热门单品。”周处长强调,消费者如发现价格虚标、捆绑销售等行为,可拨打12313热线举报。

与此同时,多家烟草企业开始调整营销策略。记者在南京街头看到,江苏中烟推出的“南京(红)细支”降价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原价2980元调整为2850元。该品牌销售经理表示:“通过适度让利稳定市场份额,同时保证利润空间。”

在杭州,浙江中烟创新推出“扫码溯源价签”系统,消费者扫描商品价签即可查看官方指导价、进价及价格变动历史。这一举措受到监管部门肯定,被列为全国烟草行业价格透明化试点项目。

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出,烟草价格波动需在合规框架内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要求经营者标明商品价格,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办法》也规定,零售户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律师提醒:“消费者在购买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等高价产品时,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一旦发现价格欺诈可依法维权。”

随着“世界无烟日”临近,烟草价格话题也引发健康领域的讨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价格每上涨10%,15-24岁青少年吸烟率可下降3.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博士表示:“价格波动短期看是市场行为,长期看将影响控烟成效,建议政府加强价格监测。”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关于烟草价格的热议不断。一位使用昵称“老烟枪”的网友评论:“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涨到这个价,不如直接买进口烟了。”而另一名用户“烟民小张”则表示:“价格涨点没事,只要品质稳定就行。”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全国烟草交易中心最新公布的批发价格指数为102.3点,较上周上涨1.2点。行业分析师预测,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价格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但幅度将较7月有所收窄。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在严格监管和消费需求双重作用下,烟草价格波动将逐步回归理性区间。

标签: 3040元左右的烟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