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中国烟草行业渠道管控再迎新动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行动,严查违规渠道和价格体系乱象。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针对“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等高价烟市场的非法流通问题,已出台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并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检查。
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是打击非渠道销售行为,特别是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线下无证零售点进行的香烟流通。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3%,但其中非正常渠道销售占比仍高达15%,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像‘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这类高价烟,在黑市中甚至能卖到150元一包,利润空间巨大,导致大量香烟流向非法渠道。”
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尽管烟草局已通过价格公示、扫码溯源等方式加强管控,但仍有消费者反映在部分便利店或线上平台能以“特价”形式购买到高价烟。上海烟草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高价烟的渠道管控难度较大,一方面是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部分商家铤而走险,试图通过降低利润空间来规避监管。”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流通渠道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涉嫌违规的零售终端进行重点监控。通知中特别提到:“对销售‘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等高价烟的零售点,必须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且不得低于烟草局规定的最低零售价。”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对高价烟的管控表达了不同看法。北京市民李先生表示:“我经常抽‘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但有时候在正规渠道买不到,只能通过朋友从外地代购,这其实很不方便。”而另一位烟民张女士则认为:“高价烟的管控应该更严格,毕竟非法渠道不仅偷税漏税,还可能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健康。”
烟草行业专家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高价烟的渠道管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烟草专卖品。目前,‘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在黑市中的高价销售,实际上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
与此同时,行业市场行情也受到渠道管控政策的影响。记者查阅多家烟草零售数据平台发现,自今年7月初开始,高价烟的线下销售量出现明显下滑,而线上非正规渠道的销量则有所上升。一位电商平台运营人员透露:“我们平台已经接到通知,要求下架所有未经过烟草局备案的香烟产品,但仍有部分商家通过‘虚拟店铺’或‘私域流量’继续销售。”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地烟草专卖局开始引入“智慧监管”手段。例如,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近日上线了“烟草流通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香烟的流向和价格波动。该系统负责人表示:“系统能够精准识别‘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等高价烟的销售异常,一旦发现非正常渠道流通,将立即启动核查程序。”
然而,渠道管控的推进也面临一些现实难题。一位烟草零售店主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愿意配合监管,但部分消费者为了省钱,会要求我们私下售卖低价或高价烟,这让我们的经营很被动。”此外,农村地区的渠道管控难度更大,由于监管力量薄弱,部分偏远地区的无证零售点依然存在。
针对农村市场的监管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在下半年推出“烟草专卖基层网格化管理方案”,通过下沉监管力量,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巡查力度。据业内人士透露,该方案将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监管盲区,确保所有烟草制品的销售都在合法渠道内进行。
在法律合规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的李教授强调:“烟草渠道管控的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对于‘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这类高价烟的非法流通,除了行政处罚,还应追究刑事责任,形成更强的震慑作用。”
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烟草市场的渠道管控正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烟草行业的监管将更加注重“源头管控”和“末端追溯”的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双管齐下,彻底杜绝非法渠道的存在。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平衡高价烟的供需关系,仍将是行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标签: 100块钱一包的南京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