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全球香烟包装 绿色风潮席卷全球香烟包装,方兴未艾

宋思怡 8

2025年7月27日,全球烟草行业在多重政策与市场力量的交织下,呈现出复杂而动态的格局。当日,多国监管机构再度加码烟草管控措施,同时,行业巨头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上亦不甘示弱,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据记者最新获悉,全球的香烟包装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各国通过法律法规推动包装设计向更健康、更警示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2025年尤为显著。

英国公共卫生部在7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该国自2020年实施“标准化包装”政策以来,青少年吸烟率已下降15%,这一成果被广泛视为政策有效性的有力证明。报告特别提到,全球的香烟包装正朝着“无品牌化”和“高警示性”两大方向发展,英国作为先行者,其经验被多个国家借鉴。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近期宣布,将进一步强化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图案,覆盖面积将从现有的75%提升至90%,以增强警示效果。

在中国市场,烟草行业同样面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7月27日,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至1.8%。这一数据背后,是电子烟管控趋严、健康意识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记者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烟草行业正进入“微增长”时代,未来竞争将更加依赖产品创新和品牌价值。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传统卷烟市场已趋于饱和,烟草企业必须通过低焦油、个性化产品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在产品创新方面,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于本周宣布其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突破8%,成为首个在该领域实现显著突破的国际品牌。然而,这一进展也引发了关于电子烟监管的讨论。7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产品技术标准》,对尼古丁含量、电池安全性等提出更严格要求,被市场解读为“进一步规范而非禁止”。一位北京烟民向记者表示:“现在买电子烟比以前麻烦多了,但至少知道产品更安全。”

全球市场方面,美国烟草税政策的变化成为当天报道的焦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财政部数据,2025年7月1日上调的联邦烟草税已使每包香烟的含税价格从约8.5美元升至9.2美元,这一调整直接导致全美烟草销量环比下降7.3%。烟草行业分析师约翰·史密斯在接受采访时分析:“税收杠杆仍是各国控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高税收也催生了黑市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同时加强税收追溯系统建设。”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国际烟草研究所(ITRI)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吸烟者调查》显示,35岁以下消费者中有62%尝试过替代品(如电子烟、鼻烟等),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报告作者艾米丽·卡特指出:“年轻群体对烟草产品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健康考量已超越价格成为首要购买因素。”

法律与合规层面,欧盟于7月26日通过《烟草及相关产品指令修订案》,首次将电子烟液体中的香精成分纳入监管,要求所有薄荷醇等流行口味必须在2026年1月前从市场上撤除。该法案由欧洲议会健康委员会牵头,议员玛利亚·罗德里格斯强调:“这是保护青少年免受诱导性口味诱惑的重要一步。”不过,行业组织欧洲电子烟协会(ECVA)则表示将诉诸法律程序,称该措施违反欧盟单一市场原则。

在记者实地走访中,上海南京路上的烟草专卖店老板李先生透露,尽管电子烟监管趋严,但传统香烟的“高端化”趋势明显。“现在买100元/包以上香烟的顾客增加了约20%,他们更看重品质和品牌故事。”而广州某高校学生小张则表示:“身边同学中尝试电子烟的比例很高,但真正形成依赖的并不多,大家更在意的是社交场景中的‘酷’形象。”

全球的香烟包装在2025年的演变还体现在技术融合上。日本烟草公司(JT)在本月推出的新型包装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可观看吸烟危害的3D动画。这一创新被行业媒体《烟草科技》评为“年度最佳包装设计”,但同时也引发隐私担忧,消费者权益组织“无烟未来”呼吁监管机构介入评估数据安全风险。

展望下半年,随着各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力度加大,行业格局预计将进一步重塑。记者注意到,多国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中开始将烟草税作为“健康财政工具”纳入考量,这一趋势可能对烟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烟草市场正进入一个“政策驱动型”发展新阶段,而企业能否在合规与创新的平衡中找到突破口,将成为决定其未来成败的关键。

标签: 全球的香烟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