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持续向“低焦油、低危害”方向转型,中国烟草市场在监管与消费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再次迎来产品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低焦油产品市场占比已突破35%,较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其中“芙蓉王”系列作为行业标杆,其短金和细金两个子品牌在低焦趋势下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记者今日走访长沙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尽管两款产品定位不同,但均成为消费者追求“减害”与口感平衡的热门选择。
在芙蓉王品牌旗舰店,记者注意到短金和细金两款产品的焦油含量均控制在5mg以下,符合国家“双低”(低焦油、低烟碱)政策要求。零售商王经理向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老顾客都会主动询问低焦产品,特别是30岁以上的消费群体,他们更看重健康与品味的双重需求。比如有顾客会直接问‘芙蓉王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其实两款各有侧重——短金突出醇和顺滑,适合日常抽吸;细金则采用更细的卷烟纸,燃烧更均匀,适合追求精致体验的烟民。”据其透露,短金(零售价每包45元)月销量较去年增长18%,细金(每包52元)则因包装升级和口感优化,增长幅度达到22%。
记者采访了三位消费者,其中李先生(35岁)表示:“我抽芙蓉王短金有五年了,最近尝试细金后发现,虽然焦油量一样低,但细金点燃后烟雾更细腻,对喉咙刺激小。不过短金性价比更高,每天抽两包也能接受。”张女士(28岁)则分享道:“作为女性烟民,我更偏爱细金,它的包装设计更符合审美,而且烟气中的杂味控制得更好。”而长期抽短金的陈师傅(50岁)则认为:“老牌子还是短金稳,细金虽然好,但价格贵了7块钱,对工薪阶层来说不是小数目。”
行业专家对两款产品的市场表现解读各异。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教授指出:“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本质上是消费场景的差异化选择。短金延续传统配方改良,符合大众市场对‘经典口味’的依赖;细金则通过滤嘴技术和烟丝重组,实现了‘减害不降味’的突破,代表行业技术升级方向。”他同时强调,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修订条款,2025年起国内卷烟焦油含量不得高于4mg,这意味着包括芙蓉王在内的所有品牌必须加速产品迭代。
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低焦油产品标识的通知》要求,所有标注“低焦”的产品需在包装上增加“减害不等于无害”的警示语。记者在芙蓉王短金和细金包装上均发现了这一标识,但部分消费者对此表示困惑。市民赵女士说:“看到警示语反而更纠结了,既然都强调有害,那低焦产品是不是噱头?”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孙医生解释:“低焦产品确实能减少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吸入量,但并非无害。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最好的选择还是逐步戒烟。”
市场行情显示,低焦趋势下行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除芙蓉王外,中华(金细支,焦油量4mg,每包65元)、利群(阳光细支,焦油量3mg,每包38元)等品牌也纷纷调整产品线。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细支烟销量同比增长31%,其中焦油量≤6mg的产品贡献了62%的增量。然而,行业也面临挑战——国际控烟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中国烟民对“低焦=安全”的认知误区仍然普遍存在。
在记者对烟厂生产线的探访中,芙蓉王品牌负责人透露,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的讨论,背后是工艺的持续精进。短金采用“三低一高”技术(低焦油、低烟碱、低CO、高香气),而细金则引入了“低温燃烧”专利,使烟丝在800℃以下燃烧时有害物质释放量降低30%。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工程师坦言:“技术再先进,也无法改变吸烟本质。消费者在追求‘芙蓉王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时,可能忽略了真正该思考的是健康选择。”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全面无烟环境”目标的推进,烟草行业低焦趋势预计将持续深化。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划到2030年,全国低焦油产品占比需达到60%以上。在此背景下,芙蓉王短金和细金这样的产品,既承载着品牌转型压力,也折射出消费者在健康与习惯之间的复杂博弈。正如一位老烟民在采访最后所说:“抽了三十年,现在每天少抽两根,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多活几年。”
标签: 芙蓉王短金和细金哪个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