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全国多地烟草行业线下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各地烟草专卖局、品牌经销商及零售终端纷纷组织主题促销和消费者互动,旨在推动合规销售、引导理性消费。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市场,发现“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成为消费者热议焦点,同时市场监管与行业合规成为活动核心议题。
上午9时,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商场内,“国潮新风尚·烟草文化体验日”活动吸引数百名市民参与。活动现场,北京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消费者发放《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宣传册,并邀请业内专家解读新版控烟条例对零售终端的影响。“去年起,电子烟监管趋严,但传统烟草合规销售仍是重点,”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市场处处长李明表示,“我们鼓励零售户通过‘一户一码’系统实现全流程追溯,目前北京已覆盖95%以上终端。”
在产品展示区,多家品牌推出新品试吸活动。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对“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话题反应热烈。一位正在选购“双喜(硬经典)”的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20元以下香烟里,这款性价比最高,劲头适中。”另一边,黄山(皖烟)的促销员展示新品包装时强调:“我们新包装采用环保材料,价格从15元降到12元,但口感没变。”据上海烟草集团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15元以下中低端烟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3%,其中“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前三甲分别为双喜(硬经典)、黄山(硬)和南京(软520)。
上海黄浦区烟草专卖局当天联合法院、公安开展“烟草违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法官陈华现场剖析了近期查处的“无证批发”“网络代购”案例,指出2024年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已将“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量刑标准调整为“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位因代购被处罚的店主忏悔道:“以为帮朋友带货没事,没想到触犯法律。”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张强补充:“近期查获的‘天价烟’非法渠道案中,不乏通过社交媒体分销的,消费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广州市场则聚焦“控烟与健康”主题。在越秀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吸烟有害健康”标识被放大至包装面积30%以上,这是响应国家卫健委2024年新规的结果。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州青少年吸烟率较2020年下降6.2%,与烟草行业加强校园周边监管密不可分。“我们要求距离学校200米内的零售点必须安装监控设备,”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每月抽查电子烟非法售卖情况。”
下午,记者走访零售终端发现,尽管“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热度不减,但品牌策略已悄然变化。南京卷烟厂推出的“软520”新包装采用“一包一码”防伪技术,零售价15元;而红塔山(经典1956)通过减焦降害技术升级,单包售价稳定在12元。一位长期吸食红塔山的老烟民李师傅评价:“现在过滤嘴长了,嗓子舒服点,但价格没涨。”
行业专家对市场趋势作出点评。中国烟草学会理事王教授指出:“未来中低端烟将更注重健康标识与包装合规,15元以下市场虽占比大,但需警惕‘劣质烟’回流风险。”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监测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查获走私烟案件同比下降12.7%,但电子烟伪装成传统烟的案件上升9.3%,反映出监管需持续升级。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多元声音。一位30岁的IT从业者表示:“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里,我还是选中华(软),虽然贵点但包装好看。”而另一名学生则认为:“现在学校附近很难买到烟,说明监管真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零售终端反映,新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流程更严,需提交消防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承诺书等材料,但合规成本上升并未影响销量。
随着活动落幕,多地烟草专卖局发布当日数据:北京地区共检查零售户320家,查处无证经营3起;上海发放合规宣传资料5000份,回收消费者问卷2000份;广州组织“拒吸第一支烟”签名活动,参与市民超千人。一位参与活动的烟民陈先生感慨:“以前觉得买烟是小事,现在知道每包烟背后都有法律在管。”
在当天的采访中,“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这一话题再次被提及。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价格区间商品月销量环比增长15%,其中“真龙(软红)”因包装升级重回榜单前列。但行业分析师提醒,消费者需警惕“低价劣质烟”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建议优先选择带有“中国烟草”标识的正规产品。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全国烟草行业正逐步推行“扫码购烟”系统,预计2026年覆盖所有零售终端。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烟草流通透明度,为消费者和监管者提供双重保障。而“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的热度,则折射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偏好与行业合规化进程的微妙平衡。
标签: 15块以下香烟好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