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市场分化现象日益明显。记者今日走访了沈阳多家烟草零售点,发现“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等品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品牌销量下滑,行业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结构分化明显。高端细支香烟需求旺盛,其中“盛京香烟中支粗细”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包装设计,在东北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成为区域明星产品。一位长期经营烟草批发的商户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像‘盛京香烟中支粗细’这种定价在85元/条的香烟,虽然价格不低,但回头客很多。”
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传统粗支香烟销量下滑。在沈阳市和平区的一家便利店,店主王女士无奈表示:“以前卖得好的‘红塔山经典1956’现在动销慢了不少,现在顾客更愿意尝试细支或中支产品。”记者注意到,该店“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品牌。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分析:“2025年以来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对包装设计、焦油含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加速了产品迭代。‘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成功,正是企业顺应政策导向、精准把握消费趋势的典型案例。”他特别提到,该品牌焦油含量控制在8mg以下,符合国家“减害降焦”的长期目标。
在消费者层面,分化趋势同样明显。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6位表示会优先选择细支或中支香烟。“‘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口感更柔和,抽起来没那么呛人,”30岁的软件工程师张先生说,“而且包装设计有质感,适合商务场合。”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坚持传统选择,“老烟枪”刘师傅(化名)认为:“细支烟劲头小,抽起来不过瘾,我还是喜欢粗支的经典款。”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对国内烟草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流入的国外细支香烟数量同比增长45%,其中不乏与“盛京香烟中支粗细”定位相似的进口产品。某国际烟草品牌区域经理透露:“我们的中支产品定价在100元/条左右,虽然价格更高,但凭借独特的香气成分,在一线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中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
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加大了对线上线下渠道的联合执法力度。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部分商家通过“代购”“免税”等名义销售未经授权的烟草产品,其中不乏假冒“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仿冒品。沈阳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表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我们将联合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要打击利用‘中支粗细’等热销产品进行的仿冒行为。”
在零售终端,价格战与差异化竞争并存。记者走访发现,同一区域内,“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零售价普遍稳定在92-95元/条,而部分二三线品牌则通过降价促销维持市场。“我们店里的‘长白山1号’从85元降到了75元,但销量提升有限,”一位零售户坦言,“现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下降,更看重品牌和品质。”
针对行业现状,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的陈教授指出:“烟草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等产品的成功,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细分化。未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推进,烟草企业必须在产品创新、营销合规等方面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部分烟民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在沈阳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医生(化名)接诊的因吸烟引发慢性疾病的病例中,有近三成患者表示正在尝试降低吸烟频率或更换低焦油产品。“虽然‘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焦油含量较低,但任何烟草产品都不利于健康,”王医生强调,“我们更希望看到消费者最终选择戒烟。”
在沈阳北站附近的商务区,记者观察到“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购买人群以25-45岁的男性为主,这与该品牌的市场定位高度吻合。一位经常出差的企业经理表示:“商务场合递烟,包装和品牌很重要,‘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礼盒装很受欢迎。”
展望区域市场,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1-7月,全省中支、细支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8.7%,其中“盛京香烟中支粗细”贡献了约40%的增长量。该局市场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减害’概念的认知加深,中支产品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选择之一。”
在政策层面,辽宁省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显著位置发布烟草广告。记者发现,尽管“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等品牌线上营销活动增多,但线下广告投放已大幅缩减,取而代之的是产品试抽、文化营销等合规方式。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6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盛京香烟中支粗细”的崛起只是行业转型的缩影,在监管趋严、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下,烟草行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策略,也将持续重塑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和市场格局。
标签: 盛京香烟中支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