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市场调控与监管动态。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达到1.78万亿支,其中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销量占比提升至42%,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型、低焦油产品的偏好增强。记者今日从多地烟草专卖局了解到,各地正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新规,重点加强对电子烟与传统卷烟的并行监管,同时推动“一码追溯”系统全覆盖。
在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记者获悉该区已全面启用新版烟草专卖许可证系统,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接入全国统一的电子追溯平台。一位姓张的零售店主表示:“现在进货、销售每一条烟都有二维码,客户扫码就能查到真伪和产地,监管比以前严格多了。”与此同时,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自本月起对进口卷烟实施更严格的关税和消费税联动机制,某品牌如“万宝路”的批发价已上调至每条210元,市场反应较为平稳。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近期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据中烟商务平台数据,云南中烟的“红塔山(软经典)”因焦油量降至8mg,销量环比增长15%,终端零售价稳定在48元/条;而江苏中烟的“南京(红)”因采用新型滤嘴技术,被烟民评价为“口感更顺滑”,价格维持在52元/条。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价格区间的产品正通过减焦减害技术实现市场突围,但需警惕部分厂家以“柔和”为名打擦边球,实际焦油含量仍超标。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消费者对烟草政策变化反应不一。30岁的程序员李先生表示:“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现在很难买到,很多店员推荐65元以上的‘利群(新版)’,说是‘更健康’,但经济压力下还是买便宜的。”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则认为:“新规好,至少能少抽点,我家孩子总提醒我别抽太贵的烟,50元以下的够用了。”中国控烟协会专家赵明指出:“价格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但监管应更多关注产品标准而非价格区间。”
在法律与合规层面,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涉烟草制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明确将“明知是假烟仍代购”的行为纳入刑事追责范围。广东某代购平台因销售非法进口卷烟被罚没300万元,其负责人被判刑2年。中国政法大学烟草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评论道:“此次司法解释强化了全链条打击,但需注意区分消费者购买与经营者销售的法律界限。”
业内专家对下半年市场走向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烟草行业运行分析》显示,尽管经济型卷烟占比提升,但高端产品如“中华(硬)”仍保持每条300元的定价,并推出“限量版”以维持稀缺性。云南大学烟草学院院长陈志强表示:“未来行业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是大众市场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是高端市场强调品牌文化。”
针对电子烟监管的协同进展,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清源行动”,本月查获非法电子烟制品1.2万支,其中不乏伪装成普通食品的“奶茶杯”等网红产品。深圳市烟草专卖局通报,全市已设立电子烟专卖店300余家,均需通过“双资质”审核。一位电子烟消费者小林向记者透露:“现在买电子烟要实名登记,口味也只剩烟草味,感觉和抽真烟没区别了。”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微博话题#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阅读量突破500万。网友“老烟枪”留言:“新出的‘白沙(软)”焦油量低,但劲头小了点。”而“戒烟打卡365天”则调侃:“便宜烟的包装越来越好看,就是钱包抗议。”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留意包装上的“扫码溯源”标识。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6日的烟草行业动态显示,在严监管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正成为市场新宠,但行业合规压力、消费偏好变化以及技术升级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持续推进,烟草行业或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
标签: 50元以内比较柔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