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趋严,中国烟草市场的包装设计再次成为焦点。近日,多家烟草企业纷纷推出全新包装方案,试图在合规与品牌营销之间找到平衡点。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尽管“健康警示”成为包装设计的核心要素,但部分品牌仍通过色彩搭配、材质创新等方式,试图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看到,新上市的“中华”和“利群”等品牌香烟包装均采用了更大的健康警示标识,但字体颜色和背景对比度依然保持较高的辨识度。店员表示:“现在消费者对包装的敏感度很高,很多老烟民还是习惯看熟悉的品牌标识,但新规要求必须突出健康警示,企业也只能在细节上做文章。”
与此同时,15元价位的香烟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最近想找15元香烟哪个牌子好抽,发现很多老牌子比如‘红塔山’和‘黄山’的包装都改了,但味道没变,只是现在看起来更‘严肃’了。”据了解,该价位段的香烟包装普遍采用简洁设计,以降低成本,但部分品牌仍通过烫金、压纹等工艺提升质感。
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2025年是中国烟草包装设计的‘分水岭’。一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码监管,要求所有卷烟包装必须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新标准;另一方面,企业仍需通过包装传递品牌价值。这种矛盾催生了新的设计趋势,比如使用可降解材料、增加二维码追溯信息等。”
记者查阅最新行业报告发现,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包装设计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3%,其中涉及环保材料和智能交互技术的占45%。上海烟草集团的设计总监透露:“我们正在测试一种新型包装,消费者扫码后可以查看整条香烟的生产全过程,这种‘透明化’设计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增强品牌信任度。”
然而,消费者对新包装的接受度参差不齐。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座谈会上,一位烟龄20年的消费者表示:“以前‘双喜’的包装喜庆,现在全是警告语,提不起兴趣。”相反,年轻消费者则更倾向于简约风格。一位90后烟民说:“15元香烟哪个牌子好抽?我更看重包装设计是否简约,现在‘红双喜’的极简包装反而让我觉得更高级。”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烟行业的包装设计对传统烟草产生了“反哺效应”。多家烟草企业开始借鉴电子烟的透明包装、定制化标签等设计元素。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子烟的包装自由度更高,比如可以根据口味更换标签,这种灵活性正在被传统香烟借鉴。”
在价格方面,15元价位的香烟包装成本普遍控制在0.3元以内,而高端品牌如“中华”的包装成本已超过2元。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小品牌为降低成本,开始使用回收材料制作包装盒,但此举引发了合规风险。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日通报,已有3批次香烟因包装材质不符合环保标准被召回。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中国区设计主管通过邮件向记者表示:“中国烟草包装正从‘营销工具’向‘社会责任载体’转变。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结合AR技术的包装设计,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可以看到健康提示的动态展示。”
与此同时,行业监管也在不断细化。7月2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2025年卷烟包装设计指引》,明确要求所有新上市产品必须提供无障碍阅读设计,如盲文标注。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告诉记者:“新规意味着包装设计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还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山东济南的市场调研中,记者发现“泰山”品牌的包装设计获得了较高评价。该品牌将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警示标识结合,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满足了合规要求。一位50多岁的消费者表示:“现在15元香烟哪个牌子好抽?‘泰山’的包装让我觉得有品位,不像有些牌子改得太过火。”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渠道的香烟包装设计更为大胆。记者在亚马逊平台上发现,一些进口品牌香烟的包装仍保留原版设计,仅增加了中文警告语。对此,海关总署表示将加强监管,确保所有入境香烟包装符合国内标准。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呈现两极分化。微博话题“香烟包装新规”下,有用户吐槽:“‘玉溪’的包装改得太丑,完全失去了美感。”但也有消费者认为:“健康警示应该更醒目,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随着8月1日新一轮烟草税调整临近,包装设计可能再次成为企业争夺消费者的重要战场。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可能出现“同质化”趋势,即不同品牌的包装在警示标识、材质选择上高度相似,差异化设计将转向烟丝本身和营销活动。
对于15元价位的香烟,包装设计的经济性考量更为突出。一位批发商透露:“现在很多小品牌为了节省成本,连防伪标识都简化了,只保留最基础的监管码。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口感,包装再好,味道不行也没人买。”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注意到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消费者反复比较“红河”和“白沙”的包装,最后选择了后者。当被问及原因时,他直言:“15元香烟哪个牌子好抽?‘白沙’的包装看起来更‘实在’,不像‘红河’的警告语太大,拿在手里不舒服。”
标签: 15元香烟哪个牌子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