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规范化的持续推进,烟草市场监管与行业自律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烟草行业2025年上半年规范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规范经营水平较去年同期提升15%,市场秩序进一步净化。记者在多地走访中发现,包括“温宁宁元卿月谨烟”在内的多个品牌均严格按照新规执行,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大型商场的烟草专柜,记者看到“温宁宁元卿月谨烟”的售价为每条580元,价格标识清晰,且专柜内张贴着“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警示标语。销售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笔交易都要查验身份证,系统会自动记录,一旦发现违规会立即报警。”这一举措与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实施的“一码通”监管系统紧密衔接,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追溯。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当天通报了一起跨省违规案件,某贸易公司试图通过伪造产地证明的方式销售假冒“温宁宁元卿月谨烟”,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处处长张明指出:“新规明确要求所有产品必须通过电子追溯码验证,此次破案正是依托全国统一的‘天眼’监管平台。”该平台已覆盖全国98%的烟草销售终端,成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利器。
在消费者端,多位烟民对行业规范化表示认可。45岁的企业经理王建国表示:“以前买‘温宁宁元卿月谨烟’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扫码就能验证,心里踏实多了。”但记者也采访到一些持保留态度的消费者,28岁的自由职业者刘静认为:“虽然假货少了,但价格涨得厉害,同款香烟比去年贵了20%。”这一现象也引发了行业关于“规范与民生”平衡的讨论。
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陈志远在接受采访时分析:“当前行业规范的核心是‘三严’——严管生产、严控流通、严打假冒。以‘温宁宁元卿月谨烟’为例,其原料必须通过ISO9001认证,生产环节的温湿度误差不能超过±2%。”这些标准在《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2025修订)》中均有明确体现,法律专家指出,此次修订特别加重了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倍的罚款。
在市场行情方面,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销量同比下降3.2%,但高端产品占比上升至28%。中国香烟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烟草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具有“防伪溯源”标识的品牌,其中“温宁宁元卿月谨烟”的市场份额环比增长7.5%。研究院院长赵文华解释:“消费者正在形成对规范化产品的品牌忠诚度。”
与此同时,行业规范也面临新的挑战。记者在广东某县级市采访时发现,部分小商户仍在使用旧版烟草许可证经营,当地烟草局表示正在推进“证照合一”改革。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林涛强调:“下半年将重点整治‘挂靠经营’等隐形违规行为,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纳入统一监管。”
在科技创新方面,行业规范与数字化深度融合。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智链”系统,已实现从烟叶种植到零售终端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其合作伙伴“温宁宁元卿月谨烟”品牌方透露,该系统可将假冒产品识别率提升至99.8%。这一技术成果在2025年世界烟草博览会上获得行业创新奖。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烟民之家”发布调查报告称,规范实施后,因假烟导致的健康投诉下降62%。但该组织负责人孙莉指出:“仍需关注‘阴阳合同’等新型违规手段,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记者注意到,国家烟草专卖局已联合公安部启动“清网2025”专项行动,目标直指利用社交媒体售假等新问题。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省份呈现差异化特点。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创新推出“规企白名单”制度,对连续三年无违规记录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而山东省则重点整治“跨区调货”现象,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异常交易。这种因地制宜的监管模式,被业内专家评价为“规范落地的重要探索”。
随着“温宁宁元卿月谨烟”等品牌持续加强合规建设,烟草行业规范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行业规范指数”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发布全国烟草市场秩序评估报告。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中国烟草行业正朝着更加透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标签: 温宁宁元卿月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