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烟草行业内的吸烟现象及相关政策讨论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据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及便利店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控烟政策,但职场吸烟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7元的细烟”在年轻白领群体中颇受欢迎,引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热议。
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中型写字楼,发现楼内吸烟区几乎座无虚席。一位正在吸烟的金融行业从业者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工作压力大,抽根烟能放松一下。现在流行的‘7元的细烟’,口感细腻,价格也合适,一天至少两包。”他提到的“7元的细烟”指的是近期市场上热销的一款细支香烟,因其包装时尚、价格亲民,成为不少职场吸烟者的首选。
与李先生形成对比的是,另一边办公区内的无烟标语格外醒目。据该写字楼物业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新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以来,写字楼内吸烟现象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员工选择在午休或下班后到楼外吸烟区“解压”。物业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巡查,并计划在明年增设电子烟替代品售卖点,以减少传统香烟的消费。
在烟草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查阅了最新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细支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5%,其中“7元的细烟”占据细分市场近三成份额。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一位匿名人士透露,尽管国家持续收紧控烟政策,但细支香烟因其“低焦油、小包装”的特点,仍能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此外,该人士还提到,近期有消息称,部分省份可能进一步上调香烟批发价,但具体政策尚未公布。
对于职场吸烟现象,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表示:“职场吸烟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影响同事和客户,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推动无烟办公环境建设。”而烟草行业分析师则认为,控烟政策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需结合健康教育和替代品推广等多方面措施。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7元的细烟”的讨论热度颇高。一位自称“老烟民”的网友评论道:“这烟确实不错,但价格涨了,现在一包7块,以前才5块多。”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表示:“细支烟看起来更时尚,但抽多了还是担心健康问题。”
在法律合规层面,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法院审理了多起因二手烟引发的健康纠纷案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显示,一名长期在密闭办公室吸二手烟的员工最终胜诉,获得赔偿。这一案例被业内人士视为控烟政策落实的标志性事件,也提醒企业必须重视吸烟带来的法律风险。
下午3时,记者来到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7元的细烟”正在促销,买两包送一个打火机。店员告诉记者,这款烟的销量一直很好,尤其是下午下班高峰期,经常供不应求。她还补充道:“现在很多年轻女孩也喜欢细支烟,觉得‘显档次’。”
针对职场吸烟现象,记者还采访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他表示,公司内部虽然设有吸烟区,但仍有员工在办公室偷偷吸烟。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公司计划从下月起推行“无烟办公周”活动,鼓励员工尝试戒烟或使用电子烟替代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部分烟民开始转向传统香烟。中国电子烟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虽然电子烟在口味和宣传上受到限制,但其作为戒烟辅助工具的作用仍被低估。他建议,未来应探索更科学的控烟方式,而非“一刀切”。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一家24小时便利店,发现“7元的细烟”的自动售货机前排起长队。一位正在购买的年轻男子说:“白天工作太累,晚上抽一根放松。这烟便宜,还能满足‘仪式感’。”
综合全天采访,记者发现,尽管控烟政策持续加码,但职场吸烟现象依然普遍,而“7元的细烟”等细支香烟的流行,则折射出年轻消费者对“小而美”烟草产品的偏好。未来,如何在健康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烟草行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标签: 7元的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