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保康香烟线上销售增长迅速 一帆风顺

宋思怡 10

2025年7月24日,烟草行业渠道偏好新闻持续引发关注。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整体稳中有升,但渠道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传统零售渠道与新兴线上渠道的博弈日益激烈。记者走访多地市场发现,保康香烟等主流品牌在渠道布局上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而部分中小品牌则面临渠道收缩的压力。

“今年上半年,我们门店的烟草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但其中线上渠道的贡献率达到了15%,这是前所未有的。”北京某大型连锁便利店负责人李先生向记者透露。他进一步解释道,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严格管控烟草线上销售,但通过官方授权的电商平台和社交电商渠道,部分品牌如保康香烟依然实现了可观的销售增长。“保康香烟的线上专供版本定价在每包45元,比线下高出5元,但消费者为了便捷依然愿意买单。”

行业专家指出,这一现象与烟草行业近年来推行的“互联网+烟草”政策密切相关。2024年《烟草行业渠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所有线上烟草销售必须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认可的电子烟交易平台进行,并实行实名制购买。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通过非官方渠道购买烟草的现象依然存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近期查处了多起利用社交软件私售烟草的案件,其中涉及保康香烟的非法交易金额超过50万元。”

在传统零售渠道方面,烟草企业正加速推进“智慧零售”转型。记者在广东某烟草旗舰店看到,该店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和智能货柜,顾客扫码即可完成购买,整个过程由后台系统全程监控。“这套系统可以精准追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帮助我们优化库存和营销策略。”店长张女士表示。然而,这种高成本的智能化改造对中小型零售商形成了巨大压力。

烟草价格政策成为另一个焦点话题。7月2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烟草消费税的通知》,将部分高档香烟的消费税提高10%。记者注意到,保康香烟作为中高端品牌,此次调价幅度为每包3元,而普通香烟则维持原价。“这次调整主要针对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品牌,保康香烟恰好位列其中。”行业分析师王教授解释道,“这种差异化政策旨在引导消费向低档烟草转移,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

消费者态度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陈先生表示:“保康香烟涨价后,我每周的吸烟开销增加了近20元,已经考虑改抽其他品牌。”而另一位烟龄30年的老烟民则认为:“保康香烟的品质和口感是其他品牌无法替代的,即使贵一点也会继续购买。”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的20名消费者中,有12人表示价格调整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但保康香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

烟草企业渠道策略的调整也引发了业内专家的热议。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烟草行业渠道竞争将呈现‘双线并进’态势,传统零售渠道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保持竞争力,而线上渠道则需在合规前提下探索创新模式。”他特别提到,保康香烟等头部品牌已经开始尝试“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O2O模式,这种模式有望成为行业新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对国内渠道的渗透也在加剧。7月18日,英美烟草公司宣布与国内某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合规框架内推出线上专供产品。这一消息引发国内烟草企业的高度警惕。国内某知名烟草品牌市场总监匿名表示:“外资品牌的渠道策略更加灵活,我们正考虑将保康香烟的部分产品线调整为线上专供,以应对竞争压力。”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的立体监管体系。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一位负责人透露:“我们已经部署了人工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识别非法烟草广告和销售行为,今年上半年通过该系统查处案件23起,涉及保康香烟等品牌的案件占到了近三成。”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渠道变革仍在加速。记者观察发现,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烟草零售专区”,将烟草销售与其他商品严格分区,并限制零售面积。武汉市烟草专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模式虽然减少了销售额,但提升了品牌形象,保康香烟等优质品牌反而获得了更高的消费者认可度。”

在7月24日的市场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渠道竞争激烈,但保康香烟在所有受访零售点的库存占比仍然保持在15%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保康香烟是我们的‘压舱石’产品,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都很稳定。”杭州某烟草专卖店老板周先生坦言。这一现象或许预示着,在渠道变革的大潮中,优质品牌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标签: 保康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