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全球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规范调整,各国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尤其在税收、广告限制和健康警示等方面力度空前。据《烟草行业市场周报》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烟草销量同比下降3.2%,其中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但传统卷烟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烟草行业市场规范工作再传新动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等非法流通渠道。
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多地查获多起涉及“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的案件,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万。其中,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因临近自由贸易港,成为此类非法货源的主要集散地。一名参与案件调查的执法人员透露:“这些‘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或地下渠道流入内地,价格仅为正规渠道的60%左右,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业内专家指出,此类非法烟草产品不仅逃避税收,更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表示:“所谓‘免税长寿烟’实则是偷换概念,烟草本身并无‘长寿’属性,长期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被科学证实。”与此同时,多家电商平台已接到监管通知,要求下架所有标注“免税”字样的烟草产品。
在政策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本月15日正式施行,明确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纳入监管体系。记者采访北京某大型烟草批发市场负责人时了解到,新规实施后,市场内所有电子烟产品均已加贴标准健康警示,价格普遍上涨15%-20%不等。该负责人表示:“虽然短期利润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规范市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消费者反应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烟民,其中6人表示愿意尝试更健康的替代品。30岁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一包‘中华’价格已经涨到80元,而同款电子烟代工产品仅需35元,虽然口感不同,但考虑到健康因素,还是值得尝试。”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市场也出现新动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烟草税平均税率已达到零售价的65%,较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欧盟委员会本月通过新规,要求所有烟草产品包装采用统一暗灰色设计,禁止一切色彩装饰。跨国烟草企业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CEO马克·吕特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在如此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我们正在加速向电子烟业务转型。”
国内烟草市场行情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高端卷烟销量占比首次突破40%,其中“中华”、“玉溪”等品牌价格稳定在市场指导价附近。不过,记者在多地发现,部分三四线城市仍存在“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的灰色交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贩告诉记者:“虽然风险加大,但利润空间依然可观,一箱‘免税长寿烟’进货价约2000元,转手可卖至3500元。”
针对这一现象,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监控物流渠道和社交媒体群组。上海烟草集团法律事务部主管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和《烟草专卖法》,任何形式的‘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宣传均属违法,消费者若发现此类线索,可拨打12313举报。”
在健康警示方面,我国烟草包装将于2026年起全面采用“图文结合”的警示方式,覆盖面积不低于包装可见部分的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专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强烈的健康警示可降低青少年吸烟率,预计新规实施后,我国15-24岁人群吸烟率将下降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科技创新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云南中烟宣布投资50亿元建设“智慧工厂”,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追溯;江苏中烟则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低焦油新品,计划于2026年投放市场。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在严格监管和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下,烟草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对烟草市场规范表达了积极态度。25岁的张女士表示:“虽然喜欢抽电子烟,但更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戒烟帮助。”而45岁的王先生则认为:“规范市场是好事,但价格涨幅太大,低收入群体负担加重。”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屡被查处,但部分消费者仍存在侥幸心理。在社交媒体上,仍有用户分享此类非法渠道的获取方式。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烟草产品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贪图便宜而触犯法律。
随着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进,烟草控制工作将进入新阶段。从今日查处的“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案件来看,虽然非法流通渠道依然存在,但监管力度明显加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烟草市场将呈现“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将加速行业转型。
标签: 免税长寿烟批发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