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随着“七一”建党节和传统节日“七夕”的临近,烟草行业节日消费市场再度迎来高峰。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便利店,发现“软中细枝”等节日畅销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市场秩序井然。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节日消费已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
在上海南京路上的“金叶烟草专卖店”,店员李女士正忙着为顾客介绍新品:“今年的‘软中细枝’特别受欢迎,不少市民会提前囤货。这款烟定价55元/条,比去年同期略有上调,但销量仍比平时高出两成。”记者注意到,店内节日主题的烟品陈列格外醒目,不仅有“软中细枝”的经典款,还有多款礼盒装香烟,迎合节日送礼需求。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烟草行业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规定,所有节日促销活动均需提前报备。目前市场未发现低于‘一条一价’的违规行为,‘软中细枝’等主流品牌价格体系保持稳定。”他特别提到,今年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电商渠道的监管力度,禁止任何形式的“节日特供”香烟销售。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记者遇到正在购买香烟的王先生。他坦言:“‘软中细枝’是我多年的口粮烟,价格虽然涨了点,但品质没变。过节时还会多买几条送给亲戚。”另一位烟民张女士则表示:“现在买烟都要扫码实名登记,手续比以前麻烦,但为了健康考虑,我们也能理解。”
《中国烟草》杂志主编陈明远点评道:“节日消费是烟草行业的重要节点,但企业必须守住合规底线。今年行业普遍采取‘稳价保供’策略,‘软中细枝’等品牌通过优化配方保持竞争优势,而非依赖价格战。”他同时指出,随着控烟力度加大,部分消费者已转向电子烟等替代品,这对传统烟草企业提出了新挑战。
记者查阅市场监管总局近期通报发现,今年已查处多起借节日之名销售假冒伪劣香烟的案件。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强介绍:“我们重点监控‘软中细枝’等热销品牌,一旦发现包装异常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一律按假烟处理。”
在零售端,烟草公司也推出了不少合规营销活动。北京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透露:“我们与烟草公司合作推出了‘扫码购’系统,消费者购买‘软中细枝’等烟品时,可同步参与公益捐赠活动,这种形式既合规又提升了品牌形象。”
上海财经大学烟草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上半年烟草市场报告》显示,节日消费高峰期,中档烟(40-60元/条)销量占比提升至42%,其中“软中细枝”稳居中档烟销售榜首。报告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消费者理性消费趋势相符,高端烟占比已从去年的28%降至24%。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通过邮件回应:“任何形式的烟草消费都对健康有害。我们注意到中国烟草行业在节日营销中开始强调‘理性消费’理念,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不少年轻消费者开始选择“软中细枝”的细支版本。“细支烟相对传统烟支,焦油含量确实有所降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医生赵伟指出,“但消费者不应将其误解为‘健康烟’,只是危害相对较小而已。”
记者走访的几家烟草专卖店均设置了“控烟宣传角”,店员会主动提醒顾客“适量吸烟”。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国控烟协会的肯定:“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值得鼓励,但根本解决之道仍在于提高烟草税和价格。”
随着“七夕”临近,记者在多地观察到“软中细枝”礼盒装销量激增。广州某品牌代理商表示:“我们今年推出了限量版礼盒,定价88元/条,已预售超过2000条。”但他强调,所有礼盒均按国家规定明码标价,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变相促销。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节日市场监管机制,探索建立‘节日消费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
在当天的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不少消费者在购买“软中细枝”等烟品时,会主动要求查看产品追溯码。一位姓林的消费者表示:“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买烟也一样,能追溯来源才放心。”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烟草行业在节日营销中应更加注重合规性,反对任何形式的诱导性消费。这一观点与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方向不谋而合。
临近傍晚,记者再次来到上海南京路金叶烟草专卖店,发现“软中细枝”的货架已补货两次。店员李女士总结道:“节日消费确实带动了销量,但我们始终牢记‘守法经营’的底线,毕竟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业者的自律。”
标签: 软中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