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最新监管动态,重点针对“什么烟薄荷”等特色产品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据《烟草行业日报》记者调查,近期多地出现非法添加薄荷醇的烟草制品流入市场,引发监管层高度重视。国家局在《2025年第三季度市场监管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将加大“什么烟薄荷”等易被仿冒产品的抽检力度,并要求各地专卖局建立跨区域协查机制。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尽管“什么烟薄荷”在合法渠道的销售价格稳定在每包65元至85元区间,但仍有消费者反映在部分线上黑市以低于40元的价格购得疑似假冒产品。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市场处处长张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联合公安部门查获3起非法生产‘什么烟薄荷’的窝点,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这类产品往往通过‘贴牌’或添加违禁成分牟利,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李明指出,2025年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禁止在烟草制品中添加薄荷醇以外的其他物质,但仍有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他解释道:“所谓‘什么烟薄荷’,其核心是利用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认知惯性,通过模仿包装、添加廉价薄荷素等方式混淆视听。今年上半年,类似产品在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远超法定许可范围。”
消费者反馈方面,来自成都的烟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在小卖部买的‘什么烟薄荷’抽起来特别冲,第二天嗓子就疼了。后来查包装条码才确认是假的。”而上海某企业高管陈女士则表示:“正规渠道的‘什么烟薄荷’虽然贵点,但至少知道成分安全。最近看到代购卖39一包的,打死也不敢买。”
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但与此同时,非法“什么烟薄荷”制品的查处案件同比增长了22%,暴露出市场监管的严峻性。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执法总队队长刘强透露:“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什么烟薄荷’真伪,目前广州试点区域已实现假烟零流入。”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合法的“什么烟薄荷”产品近期在华东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部分专卖店出现断货。浙江省烟草公司营销中心数据显示,杭州市场7月份“什么烟薄荷”销量环比增长35%,带动全省薄荷类烟草制品整体销量提升。不过,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警惕部分商家借机囤货涨价。
针对“什么烟薄荷”的合规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赵静给出了法律解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烟草专卖法》,生产销售假冒‘什么烟薄荷’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最高可处非法所得5倍罚款。消费者若发现类似产品,可通过12313举报热线维权。”
多位业内专家在今日举办的“2025烟草合规发展论坛”上达成共识,认为应从源头加强“什么烟薄荷”等特色产品的监管。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孙伟指出:“建议将‘什么烟薄荷’纳入特殊商品管理目录,对其生产、运输、销售全链条实施电子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消费者对“什么烟薄荷”的监管存在误解。一位不愿具名的烟民表示:“为什么真烟也要管这么严?我们成年人自己愿意抽就行。”对此,国家卫健委控烟办专家回应:“‘什么烟薄荷’的特殊性在于其可能吸引青少年尝试吸烟,且薄荷成分会掩盖烟草的刺激性,导致过量吸入。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公共卫生问题。”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什么烟薄荷”等特色产品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底前完成对所有相关产品的清查工作。上海市烟草专卖局表示,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所有便利店、超市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核查“什么烟薄荷”的进货渠道和销售记录。
行业分析人士预计,随着监管趋严,2025年下半年“什么烟薄荷”的合法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12%以上,但价格可能保持稳定。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部发布的《2025年烟草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消费者对健康烟草制品的需求正在增长,未来‘什么烟薄荷’若能在合规前提下优化配方,仍有较大市场潜力。”
标签: 什么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