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正值暑期消费旺季,烟草行业节日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高峰。据记者实地走访和多方调研,多地烟草零售终端的销量显著增长,其中“50元左右的烟细烟”成为消费者青睐的热门产品。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超市的烟草专柜,记者看到“中华(金细支)”和“利群(新版细支)”等品牌陈列整齐,不少顾客驻足选购。一位年轻消费者表示:“节日送礼或者自抽,细烟显得更精致,50元左右的价格也很合适。”
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季烟草消费呈现“量价齐升”趋势。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8.3%,其中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销量增幅尤为突出。业内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和节日送礼需求密切相关。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王明远接受采访时解释:“细支烟因其‘低危害’的营销定位,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渗透率持续提高,50元档位产品成为市场‘黄金价位’。”
记者在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烟草专卖店观察到,节日消费场景下,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要求明显提高。“细支中华(金)”的礼盒装在7月24日当天售出近百条,店员李女士透露:“很多顾客会买两条,一条自用,一条送礼。”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品牌推出限量版包装,如“玉溪(软经典)细支”的“龙纹纪念装”标价49元/包,凭借独特设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一位来自上海的消费者陈先生对记者说:“价格比普通款高一点,但节日氛围感强,值得。”
然而,市场繁荣背后也暗藏合规风险。记者发现,部分零售终端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现象,有商家将“50元左右的烟细烟”标为“49.8元/包”,试图规避烟草专卖法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周工指出:“根据《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管理规定》,所有价格标识必须清晰、准确,否则将面临罚款。”此外,有消费者举报某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娇子(细支经典)”细支烟,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消费者评价方面,价格敏感度成为讨论焦点。在社交媒体上,关于“50元左右的烟细烟”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位自称“老烟民”的网友“烟雨江南”发帖称:“以前抽粗支的‘双喜(硬)’,现在改抽‘红塔山(细支国际)’(48元/包),口感更柔和,抽完喉咙舒服。”但也有消费者反映:“细支烟包装好看,但抽起来劲道不足,性价比不如20元档位的粗支烟。”
行业市场行情显示,头部品牌与区域品牌在细支烟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中烟总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华(金细支)”销量同比增长12.5%,而地方品牌如“黄山(细支天都)”通过降价促销,在安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8%。安徽中烟品牌经理刘强表示:“我们下调了‘黄山(细支)’系列价格至45元/包,主打‘亲民细支’定位。”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电子烟替代品对传统细支烟市场构成潜在威胁。虽然国家已禁止调味电子烟销售,但“加热不燃烧”产品仍在部分渠道流通。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林晓华警告:“细支烟的‘健康形象’营销可能误导消费者,长期来看,控烟政策需进一步收紧。”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部门加强节日市场检查。7月24日,成都市烟草专卖局开展“夏日雷霆”专项行动,查获一批无证运输的“贵烟(细支)”,案值超过10万元。四川省烟草专卖局李处长强调:“对细支烟市场的监管不会放松,特别是价格秩序和渠道合规。”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4日的烟草节日消费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但价格合规、健康宣传和市场监管仍是行业关注重点。“50元左右的烟细烟”作为消费热点,其背后的产业逻辑和消费者心理值得深入探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控烟力度加大,未来细支烟市场或将面临更激烈的洗牌。
标签: 50元左右的烟细烟